制造與創新,令“中國制造”成為“中國智造”。而智能時代下,物流機器人、無人駕駛物流車的誕生也讓中國物流業,迎來了新的藍海。
16日,心怡科技COO邢琳琳預言,未來物流領域,將會有更多的機器替換重復性勞動力。這意味著更多新穎、性價比高的解決方案將會涌現。
茶馬古道、絲綢之路,物流行業,自古就有。唐代詩人杜牧便用“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描繪了當時的生動場景。
而當下,因為產品、消費、技術的升級,互聯網及人工智能技術為機器裝上了“大腦”。自動控制與調度,資源共享與整合,也為當今物流提供了無限可能。
“沒有物流行業,很多東西就變成了幻想。”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曾表示,物流公司一定是一家技術公司。
對比觀點,邢琳琳也表示認同。“現代物流并不是簡單的交通運輸,而是為新零售、商業做背后的支撐,而物流向智能化的轉變是一個實現與逐夢的過程。”
而如何使機器更具智慧,便是關鍵所在。
在邢琳琳看來,首先要解決包括邏輯、調度、大數據分析的算法問題。
“我們在硅谷成立了算法實驗室,沉積我們的數據,研究更好的算法,來調度我們的機器。”
如其所說,在心怡科技位于杭州下沙的跨境電商保稅倉內,合理利用空間的貨架,自動化的分揀機,無不透著智能化氣息。
邢琳琳介紹,今年雙十一天貓全網第一單由心怡科技上海嘉定的自動化輸送線完成出庫,單班產能高達8萬單。心怡杭州跨境的自動化分揀機,實現包裹的快速分揀,主線最大線速度1.8米每秒,分揀最大機械效率7300箱每小時,13個道口節省成本達70%。今年杭州跨境電商保稅進口“第一單”完成1分鐘打包,15分鐘海關檢驗出庫,30分鐘簽收。
確實,雙十一、雙十二期間,電商的單量比平時會翻十倍乃至上百倍,對人員、產能包括倉庫、庫容,乃至于規劃各個方面都是極致的考驗。
邢琳琳將雙十一、雙十二等購物狂歡節形容是物流人的“節”,既是節日的“節”,也是劫難的“劫”。“可以說,物流人一年中就是為了這些‘節’在努力。”
然而,面對雙十一、雙十二巨大的流量,馬云曾預測:“一天十億只包裹,不會超過八年,估計在六七年左右就能實現。”
要實現這樣的“奇跡”,邢琳琳認為,實現倉儲物流自動化、無人化將是心怡科技的未來發展趨勢。
但是無人倉的實現,對于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講,求解成本與效率的權衡將是關鍵。邢琳琳說,在技術升級、算法研究、數據提煉方面,會感覺這個臨界點即將到來,但高昂的研發成本與設備可靠性的不確定性,將會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倉庫的揀選和包裝實則是一個生產過程,而其也是耗費人力最多的環節。諸多倉庫工作人員承擔著繁重的體力與重復機械勞動。
“為使我們的員工工作得更有尊嚴,無人倉的轉變將會是清晰的著力點。”邢琳琳說。(完)
2025-05-06 14:45
2025-05-06 14:36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