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成本占GDP比重遠高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發展智能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是大勢所趨。
2017年上半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73.2億件,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在此背景下,物流機器人應用日趨廣泛。未來5-10年,預計物流機器人使用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臺左右。業內人士指出,成本的下降主要是因為物流業進行了智慧升級,從過去的向設備、向人工要紅利,升級成了向智能技術、向開放協同要紅利。
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快遞行業運行情況。2017上半年,我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173.2億件,同比增長30.7%。從2012年以來,5年間快遞數量持續高速增長,市場規模自2014年開始穩居世界第一。通報還顯示,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
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消費者的需求逐漸轉變,更趨于多樣化和個性化,企業的訂單處理也呈現出“多品種、小批量、多批次、高時效”的特點。特別是“新零售”概念的推出,對倉儲系統的智能化、柔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快遞業務持續增長,消費者需求逐步提升的共同作用下,企業要想高效率、低成本地履行訂單,一套自動化、智能化的倉儲系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對物流機器人的應用提出強烈需求。基于機器人的“貨到人”方案可以完成補貨、整箱揀貨、拆零揀選、退貨等物流作業,近年來需求巨大,特別是在電商物流中心應用日趨廣泛。
沒有機動車輛的轟鳴,沒有工作人員的頻繁走動,只看到AGV在快速移動、碼垛機器人在舉重若輕地搬運貨物——這是以往人們想象中的“無人倉”場景。如今,這一夢想已經照進現實。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快遞機器人日漸成熟,從實驗室走向現實生活已經不再是夢想。
近年來,機器人在倉儲系統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不僅提升了物流作業效率,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還有助于優化資源、降低成本,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8月1日,在商務部發布的《2016年中國國內貿易發展回顧與展望》中,兩家物流企業獲贊。回顧報告稱,2016年,京東物流、菜鳥物流等一批現代物流企業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創新合作模式,不斷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當日達”已成為配送領域新航標。
作為獲贊的兩家物流企業之一,菜鳥網絡智慧倉相關人士表示,在菜鳥位于廣東惠陽的智慧倉,裝備了上百臺AGV搬運機器人,它們既能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表示,菜鳥網絡與合作伙伴將會在多個倉庫內復制這一模式,全國多地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機器人提供的高效優質服務。
另一方面,京東物流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京東裝備了物流機器人的倉庫存儲效率是傳統橫梁貨架存儲效率的5倍以上,并聯機器人揀選速度可達3600次/小時,相當于傳統倉儲作業效率的5-6倍。此外,京東還不斷挖掘智慧物流機器人在商用領域的需求,衍生發展出京東植保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等多種場景下的商用機器人機型。
基于當前機器人在物流倉儲行業中的應用現狀,專家預計,智慧物流未來將通過連接升級、數據升級、模式升級、體驗升級、智能升級、綠色升級等,全面助推物流供應鏈升級。未來5-10年,預計物流機器人使用密度將達到每萬人5臺左右。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