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消息,27日在2017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電商物流分論壇上,Geek++創始人兼CEO鄭勇發表主題《機器人智能物流:的變革技術 走向敏捷 》演講,在演講中Geek+創始人兼CEO鄭勇發表觀點,要把機器人的技術和物流運營深度的融合,才能成為一個智能物流的系統。
本屆論壇將以“智慧鏈接 共創綠色物流新生態”為主題,探討在后“互聯網+”時代如何加快推進末端配送體系的完善,帶動體驗電商和用戶服務的創新,打造全新物流生態圈。
Geek+創始人兼CEO 鄭勇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以下為演講實錄:
鄭勇:我們作為一個早期的公司,也是剛剛進入智能物流的行業,希望從一個科技公司往物流公司轉變的一個公司,我們希望從我們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在科技和物流加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希望它能夠對我們整個物流行業發生一個什么樣的改變。
我們公司Geek+,是一群極客,我們是在2015年成立,最早的時候希望做機器人,后來把自己的業務集中到了智能物流的領域。今天我們做的事不叫物流機器人,而是叫機器人智能物流,我們希望強調做的不僅僅是機器人一個技術,而是真正需要把它形成一個智能物流的系統,讓這個系統真正的幫助我們的物流行業發生一些改變。
現在我們的系統在國內的著名的電商公司應用,包括我們今天有做演講的嘉賓,在京東我們也在上海的昆山一號給他們做項目,順豐也是在廣州倉跟他們合作,還有中國郵政都在合作。所以今天機器人這樣一個智能物流的系統不是一個噱頭,而是在整個倉儲里面推動一個技術的變革。
我們做這個事最早還是看到一個大的自動化的趨勢,這個不光是在物流行業,更早的是在制造業、自動化發展越來越快,在物流行業里面,倉庫里面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大量的時間是花在行走和搬運上。我們還看到國外不同的自動化的方案在出來,但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美國的亞馬遜,他們在2016年宣布他們用了五萬臺的機器人應用到大家的倉庫里面,而且現在所有的倉庫都在上機器人,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機器人的技術對于我們今天的倉儲物流行業有一個什么樣的革命性的影響。
這個機器人的話,說起來也的簡單。從我們看到的左邊的圖是我們希望實現的一個場景,這個場景里面人是固定在一個工位里面工作,而不是像過去一個人推著一個小車在上萬平米的倉庫里面尋找和搬運工作。現在是他坐在工位上,行走的工作是交給機器人。它是一個自動的小車,也可以是倉庫里面無人駕駛的小車,把貨架搬到工位面前,人按照相應的提示揀相應的產品。通過行走搬運無效的勞動,把人工的效率提高到三倍以上。在這么一個小的工位空間里面,我們可以給操作的員工做更多的勞動環境的改善,降低他的勞動強度。
實現這么一個場景的時候,除了機器人,除了一個無人小車,還需要背后一個更強大的軟件系統管理我們的庫存、調動我們的機器人,最后實現非常高效的自動化的系統。 這邊這里面放的是一個動畫,可以看到大概的系統運行的狀態,但是很可惜動畫放不出來。
我們用的技術不光是有機器人的技術,今天的機器人不是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自動化設備了,它是有視覺的導航,背后有服務器的系統做調動,管理庫存的訂單,有各種各樣的優化的算法,保證系統的效率,還有數據的完全和大數據的分析,來預測我們商品的趨勢,更好的控制庫存。最后把技術和物流系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才能夠發揮真正強大的物流系統。
這套解決方案,就不僅僅是用在電商物流的場景里面,包括制造業的自動化的搬運,包括快遞行業的分揀都可以用到我們的系統。解決方案也是多種多樣的,就拿電商來說,亞馬遜用的貨到人的系統,跟隨揀選,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會有更好的方案出來,幫助我們解決勞動力替代的需求。
做這個事背后的原因,坦白的說,自動化已經說了很多年,大家可以看到制造業里面從流水線,上百年之前做汽車生產的時候我們強調流水線的自動化,今天越來越多的機器人的運用,背后是有這么一個柔性自動化的需求在里面。為什么需要柔性自動化?就是跟濟效益和敏捷的環境。今天我們遇到這個電商的物流的場景是變化非常快的,這樣的變化下我們需要更加敏捷的系統,它一方面對你的成本是有幫助的,但是不像我們強調的精益物流那樣的差異,但是可以讓你更快的相應市場的需求。
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工倉庫沒有被自動化的倉庫替代,機器人的系統是跟人工一樣有柔性,但是它還有一個自動化的系統。隨著自動化、智能化以及快速部署,按需擴展的優勢,給我們帶來的機器人未來發展的動力,我們可以通過銷售、租賃的模式,幫助客戶跟他的運營結合起來,我們通過按單收費的方式,幫助機器人更快的推向市場。
在這樣的發展上,會有一些現象出現。首先我們希望未來大家在建一個倉庫的時候,可能看到有人工的倉庫,有傳統的流水線的倉庫,還有機器人的倉庫,因為它的特點和有時會變成倉儲行業最優先的選擇。當機器人的公司有上萬臺機器人出來,今天的機器人的售價和一個人一年的工資差不多了。可能將來你用半年的時間就可以收回在機器人的成本了。
還有網絡效應,共享經濟。將來機器人行業會變成有通用的行業的標準出來,不同的公司機器人可以互相的替換。另外一個公司的機器人當它已經布滿了上百萬平米的客戶倉庫的時候,我們不在不同的倉庫之間可以靈活的調配機器人的能力。今天的電商在促銷的時候,它需要的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按照高峰的能力部署你的系統,是非常的浪費的。未來我們可以在不同的公司和倉庫之間可以調配的時候,對整體的社會效益是最高的。
今天有三個梯隊在行業里面,在這個中間里面第二梯隊有了成熟的案例、產品相對完善的時候,這些第二梯隊的公司才會對我們目前物流行業起到最大的變化的作用。
這個視頻是我們今天在唯品會華南倉給我們做的倉庫,這個倉庫有一百多臺的機器人,這個倉庫里面已經實現了八到十萬件每天的出貨量,人工的效率達到300到400件每小時。
今天談的不僅僅是技術、智能,最后還是要跟物流結合在一起,我們要把機器人的技術和物流運營深度的融合,才能成為一個智能物流的系統。但是有了智能物流系統之后,我們希望在技術的影響之下,我們希望更多的思考敏捷供應鏈、敏捷物流新的系統形態,這個才是對我們的物流行業產生新的影響。我們的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將來會看到更多更好的產品出來,把我們今天所謂的勞動密集型的物流產業變成一個智能技術驅動的物流產業。
謝謝大家!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