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時代的新產物,電商的崛起確實為人們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購物體驗,為大眾所廣泛接受 。2016年“雙11”阿里交易額再次打破記錄,達到1207億元!人們歡呼雀躍,新的商業時代來了。的確,線上的虛擬交易數字確實讓人興奮,但隨之而來的是更為現實的問題:堆積如山的包裹如何能更快送給用戶?帶著這樣的思考和改變物流業的愿景,一批優秀的探索者踏上征程……
如果可以將你的公司歸結為已有公司的敵對者,那你的公司就不是創新的,也不會成為一家壟斷企業——創業教父彼得·蒂爾這樣定義創新公司。物流領域的機器人公司無疑屬于這個范疇,鄭勇很早就看準了智能物流的賽道。他帶領團隊成功制造出Geek++極智機器人,并在2015年的雙十一正式登錄天貓超市倉庫,以此為起點,鄭勇和他創建的極智嘉公司在物流行業不斷求索,力爭早日實現機器換人。
創業是懂得后的選擇
Kiva是物流新時代的信號。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倉儲機器人公司Kiva
systems,引發了一場倉儲機器人革命:很多人,第一次發現外觀看起來像冰球似的Kiva竟如此能干,能在亞馬遜物流中心完成自由“行走”、卸貨、搬運、處理訂單和揀選的全過程;而國內電商的物流部門也開始籌劃,如何早日通過“貨找人、貨位找人”的模式,來實現整個物流中心庫區的無人化,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工業工程算是物流之上的一個專業。”畢業于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的鄭勇,有著豐富的“物流知識儲備”。鄭勇畢業后的一系列經歷,更是直接決定了他會在智能物流新時代大有可為。
鄭勇第一份工作是進入外企,在有著“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稱的ABB公司,從事機器人相關工作;幾年以后他又進入了另一家著名的工業集團圣戈班,兩份沉浸于工業領域的工作讓他渡過了畢業后的第一個十年,他很清楚在工業領域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機器人。
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遇下,鄭勇進入了新天域資本負責投后管理,同時也負責工業機械臂方面的項目,但是從他的經驗出發,無論是投資還是創業,機械臂方向都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工業機械手有三大核心零部件:電機、減速器、控制器,但是國外的品牌有技術上的優勢,國內的做法通常是把這些核心零部件買來重新組裝改造,成本更高。”最關鍵的是,2013年國內機械臂還主要應用在高端的汽車行業,對于機器的準確性要求高,企業更愿意選擇有幾十年歷史的國外品牌。
如果說創業是內心的召喚,不如說是,基于以往的經驗看準了新的方向,必須要去嘗試。2014年下半年,鄭勇開始琢磨對標Kiva的中國“貨到人”機器人,當然收購價在幾年前就被定于7.75億的公司和產品,是有極高的技術和市場壁壘的。“Kiva并不是傳統的AGV
(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無人搬運車)而是依托于軟件系統算法的智能機器人,國際上也并沒有多少人在做。”鄭勇說,物流機器人和機械臂相比,對精確度的要求低,很多零部件可以直接從國內買到,利用深圳的供應鏈優勢實現產品的國產化;且物流機器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軟件系統,國內軟件開發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滿足要求。
四位清華男的Geek+
“智能的機器人系統加上深入到應用場景這兩點結合就是Kiva
的門檻,因為懂機器人的人不懂物流,而懂物流的人不了解機器人。除此之外,難題還有,將它做到多少的成本,以具備更好的性價比。”鄭勇恰能同時踩準物流和機器人這兩個跨界的領域,但是在創業初期他也曾走過彎路。“最開始找的合伙人是某大學自動化系出身的,但是不久后我發現,以機器人為主、從硬件入手,是很難把產品做出來的。”事實上,Kiva的價值在于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在于以物流為核心。
事實證明,這個大大的圓圓的“家伙”一出生就得到了認可,2015年5月,做出產品原型的Geek+開始進行天使輪融資,一方面想要拿到產品研發的資金,更重要的是,Geek+需要一個真實的物流場景來檢驗和完善。
天使投資與“雙十一”大考
具體來說,鄭勇想要切入的是機器人智能物流領域,用機器人技術實現物流的智能化,機器人、智能、物流三者結合缺一不可。
在國內,物流業的兩大巨頭是京東和菜鳥,鄭勇首先找到菜鳥,在菜鳥的推薦下,鄭勇見到了天貓超市的倉儲運營商心怡物流,機緣巧合也因為和這家公司的合作,Geek+也順利獲得了千萬級別的天使投資。但是,對方給出了一個條件——當年的雙十一即2015年11月11日,要發布正式產品,并在天貓超市實地使用。
一套強大的智能物流系統是保證客戶物流體驗的逆天神器!但雙十一就要“上馬”對于鄭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幾個月的時間需要作出性能穩定的多臺產品,而且還要實際應用于倉儲壓力最大的時間段。
鄭勇帶領團隊開始沒日沒夜的加班,幾乎7x24小時的工作,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這段經歷被鄭勇看來是人生“最痛苦的”,但是在雙十一的盛世歡慶之下,Geek+的出場引爆了中國電商的智能倉儲市場,回想起來,這一切都很值。
從產品上看,Geek+根據中國電商物流的特點,精心設計打造了極智機器人揀選系統,可以充分地幫助客戶解決中國電商物流難題:
1.全面自動化提升揀選效率和準確度
由揀選機器人實現的“貨到人”揀選,從本質上打破了傳統人工方式的效率難題;同時,極智系統帶來的幾近完美的揀選準確度,大幅度地降低了人工方式的出錯率。機器人自動化的優勢可以有效化解商品長尾化帶來的物流挑戰。
2.柔性靈活的系統應用策略解決電商大促期物流難題
根據客戶的業務規劃和實時的業務狀態,Geek+可以通過機器人數量的增減,動態靈活地應對大促期的高峰物流問題,這樣不僅緩解了客戶的物流壓力,而且還保證了消費者一如既往的購物體驗。
在當年留下的一段視頻資料中,可以看到,極智揀選系統通過移動機器人搬運貨架實現貨到人揀選,揀選人員只需根據顯示屏和播種墻電子標簽的提示,從指定貨位揀取相應數量的商品放入訂單即可,打破了對照訂單去貨位找貨的“人到貨”模式,提升了倉儲揀選效率,減少人工成本,有效地降低投資風險。
1.5億A輪、A+輪投資與高速成長
高效、靈活、精準、可靠、安全、24小時工作……這些由Geek+揀選機器人帶來的強大功能標簽,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幻想,而是真真切切、全方位的重新定義著智能物流倉儲。
如果說,電商前十年在發展業務本身,而后十年靠的卻是物流。“效率提升”替代“路徑選擇”已經成為電商發展的關鍵。極智嘉也越來越得到行業的認可,雖然國內還有其他的創業公司在學習亞馬遜的Kiva,但極智嘉機器人在細節上已經和Kiva達到相同地步,甚至有超越的地方,如設計結構,高度壓縮在30cm以下,運行速度標準化,以及避障能力。
盡管2016年被不少投資人定義為需要“冷靜的一年”,但極智嘉宣布在2016年5月就成功獲得5000萬元A輪融資,由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共同投資。近日宣布完成A+輪融資,融資額約1億。A+輪融資由知名美元VC祥峰投資領投,上一輪投資人火山石投資和高榕資本繼續跟投。目前,Geek+成為該領域首家融資額過億的機器人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加入IDG,投過土豆、攜程、易趣、如家,投資并陪伴450余家創業公司成長,見證超過100家被投企業成功上市或并購,被業內人士稱作“老炮兒”的章蘇陽,在從IDG合伙人職位上退休后,成立了火山石資本后,第一個投資項目就是極智嘉。由于章蘇陽本身就有工程專業的技術背景,這個合作幾乎一天時間就敲定了。“Kiva機器人近幾年在亞馬遜的倉庫里大規模應用,去年亞馬遜節省近10億美金,并且還在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長。這證明了倉儲物流機器人效率上要遠超人力。做好倉儲機器人,除本體外,還需要極為復雜的調度算法、物流信息化的配合等,需要團隊的綜合技術實力,Geek+技術團隊出自清華等高校,在多智能體控制、機械設計和軟件上均有很深的技術積累。”章蘇陽說。
A輪融資后,極智嘉的業績穩步增長。按照先大再小的獲客方法,先和大客戶建立合作,產品得到驗證后中小客戶的拓展也不是難事。“大客戶資金充足,對自動化的趨勢會看的更遠,更有動力去推動自動化。”目前,極智嘉已有天貓超市、唯品會、蘇寧等10余名客戶。鄭勇說,其產品總共部署倉儲空間超過5萬㎡(單倉最大6000㎡左右)。在應用Geek+機器人系統的電商倉庫中,目前單個分區的機器人數量最多達到50臺,單個倉庫每日的揀貨量最高可達到50000件。
爆發期指日可待
現在Geek+機器人已經更新到了第五代。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雙十二,在面對促銷極限時,仍然能夠承受定單壓力,Geek+的系統穩定性和效率模式得到了驗證。目前Geek+一年的銷量在幾百臺左右,明年Geek+會再建一個標準化的工廠進行大批量的生產。融資完成后將在關鍵客戶那里做進一步的拓展,并為更多典型的行業提供解決方案。
以電商物流為代表的企業首先品嘗到了機器人時代賦予的價值,并將著手開始布局大規模的倉儲應用。而隨風而來,相信電商倉儲的標準性示范作用,會馬上普及到其他零售行業。提效、降本、柔性、實施快……這些都是人們對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的期待,同時也在一步步邁入現實。但是“貨到人”其實只是物流機器人的一種,Geek+的中長遠發展計劃中也對整個物流環節做出了產品規劃,圍繞倉儲的智能設備研發機械手、智能叉車等……
智能物流是否會在明年迎來產業整體的關鍵爆發期,我們還未可知。但是伴隨人口紅利殆盡,適齡勞動人口數量下降,人工成本逐年遞增,以及物流行業的大部分人力作業屬于重復機械式的體力型作業,這類工作對人們的吸引力正在慢慢變弱。
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每年高速增長的快遞數量,幾乎每隔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業務量就會翻一番,尤其是在中國特色的電商零售領域的標志性活動——節日大促中,不斷爆表的銷售額最能反映出背后物流行業的重重壓力,如果身在中國物流行業,就會知道雙十一是每家物流公司的生死劫。可以說,這雙重因素直接決定了智能物流的前景。
不久前,羅蘭貝格發布了一篇物流行業的報告稱則稱歐元區的15個領先國家有近360萬個與倉儲物流相關的非技術性工作崗位,按照物流業和汽車業的機器人化現狀對比,預計歐洲有近150萬個工作崗位有機會被物流機器人所替代。中國電商和泛倉儲行業仍在增長(以電商帶動為主),倉儲機器人的目標市場便是取代百萬上下的工作人員。
鄭勇對未來的理解是——“市場去年跨過觀望期、今年進入磨合期,明年有望進入爆發期”。
來源:機器人圈
2024-12-11 09:22
2024-12-11 09:22
2024-12-11 09:21
2024-12-11 09:20
2024-12-11 09:20
2024-12-11 09:20
2024-12-11 09:19
2024-12-10 12:54
2024-12-10 12:51
2024-12-10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