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ryPick和AutoStore系統相比也各具特點。AutoStore系統是將貨物放到標準的料箱里面,通過料箱堆疊的方式進行存儲,所以它存放的商品體積不宜過大,適合中小件應用場景,它可以有效利用倉庫上部空間,在很小的空間內實現高密度存儲。CarryPick系統的存儲單元空間更大,對物料尺寸、種類都要求較低。不過,CarryPick系統是平面部署的,因此對倉庫面積有一定要求,在土地比較緊張或者租用倉庫場地有限等條件下不太理想。
其實對比這些解決方案的特點不難發現,每種技術都有非常獨特的優勢,并沒有哪一種揀貨解決方案能完美地解決所有的揀貨需求。通常,需要分析客戶整體業務形態里不同貨品的業務特性,如物流屬性等,從而選擇對應的或者多種方案結合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多種揀貨技術的結合應用將是一種趨勢。
記者:Swisslog具體會從哪些因素入手為客戶提供最優的揀貨解決方案?
吳印:我們一般會結合客戶的業務特點,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是設計能力和對流量的要求,即對于中低流量、自動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場景通常采用“人到貨”揀選方式。反之,對于規模較大、具有海量訂單及SKU數的,建議采用“貨到人”的方式來提高揀選效率,降低人員使用數量及作業強度;
二是物料的基本條件,如尺寸、重量、形狀以及外形是否規則等;
三是場地條件,新建倉庫通常自主性更大,可以更多的根據業務特點選擇適用的揀選解決方案。而租用已有倉庫的客戶需要結合場地面積、高度以及租期長短等現有條件進行考慮。另外,如果客戶想在最短的時間內使揀選系統投入使用,那么能快速部署使用、可以靈活擴展的智能化終端或模塊化系統則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四是時效性,有些客戶對于揀選作業有非常高的時效性要求,如“211”、“當日達”、“次日達”等,在考慮“貨到人”揀選方案時,需要同時考慮到作業效率和在系統的響應時間;
五是綜合成本,這也是每個客戶進行方案評估的一個重要因素,包括揀選解決方案可以解決哪些問題,節省多少勞動力,需要多少投資等。
記者:您認為揀貨技術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什么?
吳印:除了上面談到的“人到貨”與“貨到人”技術,現在還有一種新興的揀選技術——機器人揀選,我認為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揀選技術向自動化發展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向。
機器人揀選的優勢較為突出,如24小時連續作業、海量訂單下的精準揀選等。并且,需要依賴人工的揀選方式,均需要對人員進行培訓,而在節假日業務量高峰期,企業臨時招聘的揀貨人員作業效率更將大打折扣,在這種情況下,機器人揀貨系統將獨具優勢。此外,勞動力成本的逐漸上升以及用工難問題,已經迫使企業不得不越來越多地考慮采用自動化設備。雖然目前這一技術尚處于探討階段,還有部分技術難題有待解決,但是我相信隨著這些問題的逐步解決,機器人揀貨系統的大量應用將只是時間問題。
機器人揀貨技術對于Swisslog來說也不陌生。眾所周知,機器人技術是KUKA最擅長的領域,KUKA收購Swisslog以后正在進一步推動機器人技術與傳統物流自動化技術相結合,以實現更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KUKA作為德國推動工業4.0智能倉儲行業發展的領軍企業,Swisslog有責任以機器人技術和物流自動化技術的結合作為契機,將物流智能化和自動化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2024-11-27 15:42
2024-03-29 09:47
2024-03-25 09:17
2024-03-21 15:46
2023-11-03 14:31
2023-11-02 10:28
2023-11-01 10:34
2023-10-30 10:25
2021-12-01 10:34
2021-10-27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