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持續發酵,當中國企業紛紛尋求收購海外機器人企業的同時,海外工業企業也在積極整合,以盡快切入這一即將爆發的新興領域。昨日,世界第二大叉車廠商——德國凱傲集團(Kion Group AG)斥資21億美元收購了世界領先的物流自動化廠商DEMATIC,目標成為全球智能內部物流(Intralogistics)的領導者。而作為凱傲的大股東,中國的濰柴動力給予了這次并購全力的支持。在工業4.0與電商經濟兩大革命在中國全面爆發之時,也許濰柴動力對這一并購早有打算。
昔日燙山芋今朝救世主
凱傲集團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叉車廠商(第一為豐田),其業務涉及各類叉車、倉儲設備與相關服務。凱傲曾是德國工業氣體巨頭林德(Linde AG)旗下公司,后于2006年被兩大基金巨頭高盛與KKR收購。而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凱傲開始萎靡不振,出現虧損,進退兩難的高盛與KKR決定在2012年引入中國投資方——濰柴動力。濰柴動力以總價7.38億歐元收購凱傲集團25%的股權及其下屬公司林德液壓70%的股權,創下當時史上最大中企對德投資并購案。
在與濰柴動力的協同下,凱傲重新走上正軌,近年來營收與利潤穩步增長,在鞏固歐洲領先地位的同時,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海外叉車供應商。2015年實現營收52億歐元,較2014年增長9.3%;凈利潤則達到2.2億歐元,同比增長24%;同時凈負債額也大幅降低了29.3%。濰柴動力也在第一次收購后不斷增持凱傲的股權,如今濰柴動力已持有凱傲38.3%的股權,剩余股權中61.5%在盧森堡股交所交易(濰柴也有從二級市場繼續增持凱傲股權),0.2%屬于凱傲集團管理層。同時,濰柴動力還增持林德液壓到90%的股權。目前,濰柴動力不僅是凱傲的最大股東,也是控制方。
濰柴動力對凱傲的收購無疑是當時經典的中企抄底海外頂級技術企業的案例,而這宗收購在如今看來也越發的關鍵。由于近年國內商用車市場的低迷,濰柴動力旗下重卡等主業務紛紛一落千丈,而凱傲提供的營收和利潤卻不斷大幅提升,如同拯救了濰柴動力。據濰柴動力2015年財報顯示,公司年營收達到737億人民幣,同比下滑7.43%;凈利潤近14億人民幣,爆降72.2%。而由凱傲貢獻的叉車生產及倉庫技術服務卻逆勢實現營收77.16%的增長,占了公司總營收的48.14%。
收購DEMATIC,誰的主意?
對于未來,凱傲定下了“內部物流4.0”(Intralogistics 4.0)戰略。作為工業4.0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內部物流4.0將物流倉庫內所有組件通過數字化信息聯接,并通過來自這些組件的數據優化物流體系,提高物流效率。
為了實現智能物流系統的一站式服務商,已經具備領先的叉車和倉儲技術的凱傲,開始對產業鏈進行整合。2015年5月,凱傲收購了內部物流自動化定制服務提供商Egemin,進入物流自動化定制服務領域,后又收購同領域企業Retrtech,拓展美國市場。本次收購的DEMATIC同樣是全球領先的物料搬運自動化集成技術,軟件和服務提供商。該公司的產品和系統組合包括自動導引車(AGV)、自動存取系統,分揀機和輸送線在內的碼垛,存儲和揀選設備,以及領先的集成軟件平臺和自動化技術。
然而資本市場對凱傲收購DEMATIC的21億美元價格并不甚贊同,當日凱傲股票便下跌了8%。盡管DEMATIC自2013年以來的營收增長率均超過12%,并在2015年營收達到18億美元,但營業利潤(EBIT)僅為1.66億美元。凱傲首席財務官Thomas Toepfer堅稱這個價格“絕對公平”,考慮到未來智能物流的趨勢以及雙方在全球市場與客戶上的協同效應。
Toepfer說的沒錯,從短期上看,這個價格的確偏高,但從長遠看,這筆交易的目的直指當前最具顛覆性的兩大革命——工業4.0與電商經濟,這兩個領域恰好都是中國最火熱的兩大概念。工業4.0自不用說,而DEMATIC吸引凱傲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在于其多樣的物流自動化管理解決方案,其目前能為食品、服裝、醫藥、耐用品、非耐用品等各個行業提供定制化服務,無論批發還是零售,考慮到目前電商平臺越來越重視物流方面的競爭,這一市場擁有很好的前景。
而DEMATIC的確在全球擁有大量大牌客戶,其中就包括全球電商平臺鼻祖亞馬遜(Amazon)。而在中國其也擁有遍及各行業的客戶,比如華為、上汽大眾、沃爾瑪、廣州醫藥等等。DEMATIC既是系統集成商,也是核心設備的制造商,已經為增長迅速的電子商務行業在內的全球各行業大、中、小型客戶實施了超過5500 套集成系統。
因此,收購DEMATIC看來不僅是凱傲管理層的意思,更應該是濰柴動力下一步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通過濰柴的2015財報,我們也能注意到濰柴正在籌備一個名為“全球配送分銷中心”的項目,“項目總建筑面積11.8萬平方米,總投資12.3億元,預計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0億元,實現利潤5.64億元。項目的實施將有力于提升全區裝備制造服務領域和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并配套提升倉儲物流信息化平臺建設,成為濰柴集團全球化戰略布局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國內商用車市場持續頹靡的形勢下,凱傲不僅是濰柴動力面向全球至關重要的平臺,也成為了企業加速布局新產業的技術支持。
電商驅動的物流自動化行業整合
物流自動化領域的整合在全球并非凱傲一家,目前正在考慮美的收購要約的德國機器人巨頭庫卡(Kuka)同樣在去年完成了對世界領先物流自動化服務商Swisslog(瑞仕格)的收購。Swisslog在醫院、倉庫和配送中心方面的物流自動化解決方案幫助庫卡不再只依靠汽車行業的自動化服務,而進入以電子商務為主的零售、制藥和食品領域。然而,這種智能物流行業之爭實則電商之爭。
近年來越來越壯大的電商模式無疑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給傳統實體零售商造成了巨大沖擊。亞馬遜和沃爾瑪近期的增長已形成了鮮明對比,揭示出電商已經是一個未來零售業必然的趨勢,許多傳統零售商都開始搭建自己的電商平臺。而作為電商領域的老牌企業,亞馬遜和京東都已經早早看出了物流才是未來電商品臺競爭的核心。由于物流相比運營電商網站來說,要耗費多得多的人力和物力,而要想取代傳統零售模式,迅捷高效的物流又是必須滿足的要求,因此電商平臺正想盡一切辦法優化其物流體系,簡言之就是提高物流質量,削減物流成本。
在這種形勢下,智能物流倉儲進入了快速發展期。智能物流倉儲系統是以立體倉庫和配送分揀中心為主體,利用立體貨架等,檢測閱讀系統,實現快速消費行業的需求。隨著物聯網、機器人、倉儲機器人、無人機等新技術的應用,智能物流倉儲系統已成為智能物流方式的最佳解決方案。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5年度,全國已累計建成自動化立體庫2600多座,煙草、醫藥零售、電商是主要應用領域,據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物流自動化改造市場空間將達到1000多億。
而在物流自動化改造中,亞馬遜電商平臺無疑走在了前面。為了實現物流自動化,亞馬遜索性在2012年收購了倉儲機器人企業Kiva System,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物流系統中。目前亞馬遜已經在自己的13個配送中心內部署了3萬個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把裝滿各種商品的貨架運送到采摘中心,然后再由員工完成商品的分揀工作,確保把商品遞送給正確的用戶。
亞馬遜和京東都在大量投資物流以爭奪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市場的主導權。亞馬遜未來的計劃是“亞馬遜全球供應鏈(Global Supply Chain By Amazon)”,新業務將使亞馬遜成為物流產業中心。亞馬遜希望繞開中間商,直接從全球商家收貨,然后低價購買卡車、飛機和船舶的貨艙。商家將能通過網絡或移動設備預訂貨艙,實現亞馬遜所謂的“無縫的一鍵國際貿易快遞”。
如此,沒有最高效的物流體系,就無法實現對傳統實體零售的完全超越。智能物流才是電商的終極殺手锏。
2025-04-28 12:42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1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40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9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8
2025-04-28 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