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位于武漢經開區的法睿蘭達科技(武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法睿蘭達”)大廳,一臺泛著啞光銀灰色金屬光澤的人形機器人引人注目。27歲的產品研發負責人周博士手持電腦,向機器人發出“裝箱”指令,機器人隨即靈活收縮,從1.8米降至數十厘米,完成“秒變身”。
▲法睿蘭達研發人員在電腦端發出指令,人形機器人開啟“變身”模式。
“這是我們最新研發的機器人產品,與常規雙足機器人不同,它底部搭載圓形移動平臺,左臂配備多功能機械爪,右臂集成高精度傳感模塊,已實現雙手側舉、彎曲及工業品快速抓取等基礎功能。”周博士介紹,這款機器人未來可適配焊接、檢測等多種工業場景,成為工廠的“新員工”。目前,公司計劃月底交付首款樣品,沖刺年內量產。
法睿蘭達是一家成立于武漢經開區的民營初創企業,正式運營不到三年時間,已在武漢、蘇州、上海等地設立6家子公司,并在韓國設立海外辦事處,其自主研發的移動機器人調度系統等全產業鏈產品先后服務遍布全國22個省份的企業。2024年,公司營收額同比增長10%,再創歷史新高,累計申請專利超280項。
“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的根本,人才是公司創新的源泉,這一條路我們走對了。”法睿蘭達創始人李大偉表示,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只增不減,每季度一輪創新評比,重獎表彰創新先進者。去年,他專程前往哈工大等多所重點高校招攬科技人才,“面對剛踏出校門的青年人才,公司也會拿出最大的誠意留住人才,提供創新發展平臺”。
▲法睿蘭達二樓技術中心,身著企業文化服的研發人員正在工作。
在法睿蘭達二樓技術中心走廊,印有研發人員名字的“技術大牛獎”“技術創新獎”等展板格外醒目。一群來自哈工大、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的青年人才正埋頭工作,對新一代機器人產品進行建模、迭代和設計,他們的平均年齡僅為31歲。
▲法睿蘭達制造中心,一臺臺移動機器人整裝待發。
樓下占地近6000平方米的制造中心,一臺臺形態各異、功能多樣的移動機器人頭頂激光雷達或搭載地紋導航,正在車間自由穿梭。現場工程師介紹,開年以來,公司每日同時推進多個新產品項目,同事們一邊檢驗、組裝、調試研發中的產品,一邊緊鑼密鼓地忙交付,將機器人發往全國客戶工廠“打工”。
▲周博士調試“鯤鵬”系列主線移動機器人。
“這款名為‘鯤鵬’系列主線移動機器人,導航精度達到±5毫米。”周博士指著眼前一臺長5米、寬1米的設備介紹,該產品通過模塊化布局,可快速完成產品型號的切換、節拍、工位調整等,大幅提升生產準備速度,降低產線調整周期、成本,目前已批量發往某車企新能源工廠轉型項目。
▲法睿蘭達自主研發的“鯤鵬”系列主線移動機器人,可搭載整個汽車車身在車間自由行駛。
“從長三角、珠三角回漢創業的選擇沒有錯。”剛剛過去的春晚武漢分會場,李大偉作為“武漢英才”代表亮相春晚熒屏。他說,從最初的忐忑到之后的驚喜連連,企業的發展印證了當初的選擇,“公司將持續加大在漢研發投入,重點突破工業機器人智能算法研發與具身智能技術場景落地”。
出品:武漢經開區工委宣傳部
武漢經開區融媒體中心
來源:長江日報
攝影:孫曉飛
編輯:楊雪萍 閔黎
審核:張敏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