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機器人產業的熱度持續上升,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新概念頻出,優必選、華為、特斯拉等知名企業紛紛布局機器人前沿技術和賽道。我們可以看到機器人在倉庫里托舉貨物、兢兢業業做家務等等,這些只是機器人應用的冰山一角,它們正在逐步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推動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中國持有的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超過19萬項,占全球比重約三分之二,連續11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也位居全球前列。
01、機器人產業概覽
機器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球范圍內都受到高度重視,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向。在中國,根據《“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對機器人產業發展目標設定為:
到2025年,我國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成3~5個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可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在今年的中國共產黨二十屆三中全會上,更是指出要大力開展機器人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積極完善“機器人+”應用體系,推動我國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新興技術的重要載體和現代產業的關鍵裝備,機器人應用領域涉及多個細分類別,目前行業多概括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及特種機器人三大類。
簡單來說,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制造業,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服務機器人則更多地出現在家庭、公共服務等領域,提供便利和改善生活質量;特種機器人則在特殊環境或危險環境執行特定任務,如深海、太空、核輻射等環境。
*來源:《“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
02、機器人產業發展趨勢
人工智能技術與機器人深度融合
大模型與具身智能技術深入融合,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科幻電影走進現實,是當前機器人領域活躍的焦點,已成為科技領軍企業的競爭焦點,也是未來產業重點布局的新賽道。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到2030年,我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約8700億元。
機器人+行業應用市場廣闊
去年,工信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深化“機器人+”在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物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等領域的應用,隨著行動方案穩步實施,我國機器人應用領域正在加速拓展,擁有廣闊市場。汽車和電子行業仍是機器人應用程度最高的領域。
機器人十大前沿技術趨勢
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的《機器人十大前沿熱點領域(2023-2024)》,將具身智能與垂直大模型、人形與四足仿生機器人、三維感知模型與多模態信息融合、機器人新型核心零部件與靈巧操作、腦機接口、生肌電一體化與微納機器人、醫療與康復機器人、商業服務機器人、機器人操作系統/云平臺、群體機器人技術、特殊場景服役機器人列為機器人十大前沿技術,相關方向的技術人員和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大學生可以重點關注。
03、機器人產業集群及區域發展情況
從中國電子學會繪制整理材料顯示,從我國機器人領域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上市企業分布來看,我國機器人優質企業重點分布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形成了以北京、深圳、上海、東莞、杭州、天津、蘇州、佛山、廣州、青島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并有各自的特點。
長三角
珠三角
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區域機器人產能占50%以上,已建立起功能完善、系統健全的機器人產業生態體系。
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產業集群優勢明顯,深圳、廣州、佛山打造智能化、高端化發展方向。
京津冀
東北
機器人產業質量與附加值較高,籌建特色化的機器人產業園與創新基地,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
是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的重要區域,打造集制造、研發、生產應用等一體的產業園區與制造基地。
此外,中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總體上仍落后于其他地區,但基于地區特色與國家政策引導,有后發優勢。
未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技術的深度融合,機器人產業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一趨勢下,各區域的產業集群將繼續發揮各自的地理、技術和市場優勢,形成協同創新的發展格局。讓我們共同期待,機器人產業能夠帶來更多的驚喜和可能。
來源|未來科技人才成長中心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