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氣集團 NEC 開發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可以加裝到叉車上,使其實現自動駕駛。該公司計劃向包括三菱 Logisnext 在內的許多叉車運營商提供該系統。NEC 還在開發一種計算機系統,使客戶公司能夠集中卡車運力信息,從而更有效地利用運力。
東芝公司為物流設施開發了一種計算機系統,可在屏幕上跟蹤卡車及其貨物。該系統可讓司機通過智能手機等方式在線報告和索取服務報酬。
技術公司 Hacobu 與索尼以及三井不動產和大和房屋工業等倉庫運營商合作,為抵達物流設施的卡車及其貨物提供報到服務。松下與美國物流公司 Penske Logistics 也開發了類似的系統。松下表示,該解決方案實現了自動門管理,減少了錯誤。
三菱物捷士總裁 Yuichi Mano 正試圖將這家擁有 86 年歷史的叉車制造商轉變為一家靈活的科技公司。 (攝影:小部滿)
這一活動熱潮還表明,日本公司對中國自動駕駛叉車和其他自動倉儲車輛進入日本有一種緊迫感。
去年 9 月,參加物流貿易展( Logis-Tech Tokyo 2023) 的日本參觀者驚訝地發現,中國參展商越來越多。其中許多參展商展示了包括無人駕駛叉車在內的自動駕駛車輛。該展會過去一直由日本公司主導。
一位組織者說:"中國公司的參展數量每年都在增加。"
另一位組織者說,中國制造商在自動駕駛汽車方面的產品遠遠多于日本同行。"日本和中國公司都在 2018 年左右開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但中國在產品開發方面要快得多。"這位組織者說。
中國的主要企業包括 VisionNav Robotics、Standard Robots 和 Multiway Robotics。這些初創公司在叉車市場上的發展速度讓許多日本公司認為,與規模更大的傳統中國同行相比,它們正在成為更強大的對手。
日本公司開始模仿這些初創企業的運作方式。
例如,三菱物捷士與東京的一家初創公司 Rapyuta Robotics 合作。這兩家公司開發了一種由三菱制造的叉車,配備了 Rapyuta 提供的計算機系統。三菱 Logisnext 還與日本初創公司 Regulus 合作開發了一款人工智能攝像頭,用于檢測叉車周圍的人員。
三菱物捷士 64% 的股份歸三菱重工所有,但其總裁 Yuichi Mano 強調,這家叉車制造商獨立于母公司運營。
他說:"如果我們試圖自己做,就很難快速開發傳感技術。速度是產品開發的關鍵。我們需要通過與外部合作伙伴合作來實現敏捷和快速。"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