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機器人研究所(RI)研究團隊開發了一項先進技術,該技術能使現有的四足機器人在狹窄的平衡木上靈活行走。此項技術或許是此領域首個此類研究。
扎卡里-曼徹斯特(Zachary Manchester),機器人探索實驗室的負責人以及機器人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激動地表示:“這次實驗具有重大意義。以前我認為從未有人成功讓機器人完成過平衡木上行走的挑戰。”
曼徹斯特和團隊通過借用通??刂铺招l星的硬件,消除了四足機器人設計中的現有限制,并增強了其平衡能力。許多現代四足機器人具有一個軀干和四條腿,腿端的圓形腳使其能在平坦表面上行走,甚至爬樓梯。然而,與四足動物(例如獵豹和落水貓)相比,四足機器人缺乏本能的敏捷性。
四足機器人只要三只腳與地面接觸就能避免傾倒。如果只有一只或兩只腳著地,機器人則難以糾正干擾,傾倒風險增加。由于平衡問題,其在崎嶇地形上的行走尤為困難。
曼徹斯特解釋說:“在現有的控制方法下,四足機器人的身體和腿是分離的,不能相互協調。我們怎么能改善它們的平衡呢?”
研究團隊的解決方案使用了一種名為反作用輪致動器(RWA)的系統,該系統安裝在四足機器人的背部。借助新型控制技術,RWA可以使機器人保持平衡,而不受其腳的位置影響。RWA在航空航天業中廣泛應用,用于通過操縱角動量對衛星進行姿態控制。
曼徹斯特進一步解釋說:“你基本上有一個連接電機的大飛輪。讓沉重的飛輪朝一個方向旋轉,就會讓衛星朝相反方向旋轉?,F在把這個技術應用在四足機器人上?!?/p>
研究團隊在商用Unitree A1機器人上裝了兩個RWA進行原型設計,從而控制機器人的角動量。通過RWA,機器人的腿是否與地面接觸不再重要,因為RWA可以獨立控制機器人身體的方向。
曼徹斯特強調,改變現有的控制框架以適應RWA相對容易,因為硬件不會改變機器人的質量分布,并且沒有尾巴或脊柱的關節限制。沒有這些限制,硬件就可以像陀螺儀一樣建模,并集成到標準的模型預測控制算法中。
該研究團隊通過一系列成功的實驗測試了他們的系統,證明了機器人從突然撞擊中恢復的能力得到了增強。他們在模擬實驗中模擬了經典的“落貓”問題,將機器人從近半米的高度倒掛下來。RWA使機器人能夠在半空中調整方向,雙腳著地。在現實操作中,他們通過讓機器人沿著6厘米寬的平衡木行走的實驗,展示了機器人從干擾中恢復的能力和系統的平衡能力。
曼徹斯特預測,隨著人們對增強四足機器人穩定能力的持續努力,使之與激發其設計靈感的四足動物的本能相匹配,四足機器人未來可能會像10年前的無人機一樣,從主要的實驗室研究平臺過渡到廣泛的商業用途產品。四足機器人有望在搜救等高風險場景中得到應用。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