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時報》據行業官員稱,周二,國內造船業正在引進機器人,以應對工人的短缺并防止安全事故。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公司(DSME)開發了一種碳素鋼管焊接機器人,它說可以改善工作環境和生產力,并從本月初開始使用。
以前,工人會操作一個重達30多公斤的焊槍。自2019年以來,經過幾十次修改,該機器人被引入船廠。早在1987年就開始研究生產自動化的HD現代公司,正努力通過尖端技術提高質量和生產力。它已經開發了大約100種不同類型的機器人,包括用于小零件的自動識別機器人。
2018年,現代重工(HHI)在行業內首次推出了協作型機器人。協作機器人通過配備檢測異常電流或碰撞的安全功能,能夠與人類共同工作。
改進后的協作機器人將其重量減少了一半以上,使其更容易被運輸,并且可以在垂直以及水平方向上以人字形模式進行割炬和焊接。
去年10月,現代三和重工業公司邁出了第一步,利用其與現代機器人公司共同研究的機器人實現了子組件焊接過程的完全自動化。六個工業機器人同時參與焊接,利用最先進的圖像處理技術自動提供焊接線的軌跡。此外,各個方向的焊接成為可能,通過一種特殊的數字焊接技術,即氣體金屬弧焊(GMAW),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焊渣的產生,質量得到了提高。
三星重工也在使用機器人進行焊接和裝配過程。在其巨濟造船廠,機器人負責焊接過程。此外,協作機器人正被用于其他需要機器人動力的重型裝配過程。
行業官員認為,機器人的利用范圍目前只應用于一些領域,如焊接和裝配,未來將進一步擴大。合作機器人可以成為需要技術技能的勞動力的替代品,因為它正在減少。另一個好處是,通過使用機器人執行危險任務,可以防止嚴重事故的發生。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