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文作者Dirk-Jan van Veen 博士是Syncware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人工智能 (AI)、機器人和倉儲是目前最熱門的三個流行詞。在所有的炒作中,什么是真正能在行業中實現的?答案是 很多!比如,由于機器人完成所有工作,因此可以關閉燈光的“黑暗”倉庫正在成為現實。這僅僅是個開始。在美國和歐洲,只有多達 10% 的倉庫具備一定程度的機器人自動化,而在發展中國家,這一比例還不到 1%。本文將解釋驅動力、最強大的機器人以及未來的挑戰。
市場力量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ABI Research 的數據,到 2025 年,將在 50.000 多個倉庫中部署超過 400 萬臺機器人。同時,預計到 2026 年,倉庫自動化市場將從150億 美元增加到300億美元。
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的突然快速采用背后有三個驅動力。首先,由于傳感器的改進 (LiDAR) 和計算機視覺的進步(例如,移動機器人的映射和機械臂的取放),機器人變得更加強大。其次,機器人的價格在過去二十年中減半。第三,電子商務的興起、COVID-19 和勞動力短缺迫使倉庫業主尋找人力替代品。
為什么倉儲是機器人的溫床?
世界各地的倉庫都遵循類似的過程:貨物入庫——貨物儲存——貨物出庫。因此,協助完成揀選和移動物料的基本任務的機器人與各地的倉庫相關,提供了規模經濟。
然而,倉庫運營的經濟環境卻大不相同。一些配送中心位于昂貴的城市中心附近,其他配送中心位于較便宜的農村地區。有些有現有的建筑物和設備;其他人將從頭開始構建。有些由多層組成;其他的則被安置在一個高天花板的工業機庫內。
除了建筑物和位置外,訂單量和處理方式也存在差異。一些倉庫只存放整個托盤;其他人做個案挑選。有些庫存大量僅種類少的產品;其他人庫存少量的種類多產品。有些是 24/7 全天候運作,有些則只在工作時間運作,等等。
經濟環境的這種多樣性需要與特定環境相關的各種機器人解決方案。
保留現有基礎設施
建筑物通常占倉庫總預算的 20-40%。對現有建筑物和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可能代價高昂。例如,高質量的貨架是昂貴的:它們由數噸高等級的鋼材組成,安裝費用也不應被低估。倉庫業主寧愿不在攤銷期之前處理掉它。此外,對倉庫基礎設施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可能會擾亂目前的運作。一家以色列公司開發了一種創新機器人,可以在大多數現有倉庫中運行。BionicHIVE 的 “SquUID”機器人可以在倉庫中四處走動,并通過垂直和水平拖過貨架從高架上取貨。唯一的要求是在現有框架上安裝額外的導軌,以便 SqUID 可以抓住它們。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