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0 日,樸道征信和曠視科技在智世界 AIoT 體驗中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樸道征信董事長趙以邗,曠視聯合創始人兼 CEO 印奇出席并見證戰略簽約儀式。雙方就以云服務、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推動征信業務的融合發展和場景創新,展開了廣泛深入的交流。樸道征信總經理程建波,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分別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協議。
圖1 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與樸道征信總經理程建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曠視聯合創始人兼 CEO 印奇和樸道征信董事長趙以邗,共同見證簽約。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央行提出“要加快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以及近期《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征信業務管理辦法》等法規政策出臺的背景下,本次戰略協議的簽署是歷史機遇賦予簽約雙方的新使命,是面向未來“AI+征信業務”場景創新的一次全新探索。
趙以邗表示,樸道征信作為第二家全國性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其設立是我國征信體系建設的重要戰略布局,匯集了政府資源和市場化企業的優勢,是發展個人征信行業的新嘗試,標志著我國個人征信業務的市場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個人征信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是推進征信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未來,樸道征信將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高科技公司合作,助力市場化征信服務發展壯大,為征信業務解決方案注入 AI 和云服務的技術力量。
印奇表示,作為一家聚焦物聯網場景的世界級人工智能公司,如何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協同發展,是曠視實現價值的必要路徑。未來,征信業務場景勢必也將以人為核心,通過軟硬結合的網絡,完全數字化。曠視將與樸道征信共同攜手,在新發展格局下,開放探索、資源互補,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服務。
圖2 曠視聯合創始人兼 CEO 印奇、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資深副總裁趙立威、云服務業務線總經理李浩然、云服務業務線銷售總監席奎奎、政府事務總經理郭振華,以及樸道征信董事長趙以邗、樸道征信總經理程建波、副總經理姬南、市場拓展部總經理姜永慶、董(監)事辦公室主任梁帆等雙方領導出席簽約儀式
今后,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行業優勢,聯合拓展客戶及行業場景,憑借曠視在人工智能和云服務上的技術積淀,通過曠視 FaceID 人臉核身服務為依托,在持牌消費金融、小貸等市場領域,促進征信及綜合金融服務網絡的場景觸達和連接。
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是雙方合作共贏、凝聚合力的一個嶄新的里程碑。未來,樸道征信和曠視會在依法合規、保護信息主體權益、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嚴格貫徹落實《征信業管理條例》及《征信業務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打造符合金融機構、社會公眾、金融監管部門需求的多元化征信產品服務體系,為數字經濟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曠視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自2011年成立起,便意識到人工智能將為世界帶來巨大變革,而深度學習是支撐人工智能革命的關鍵。以深度學習為曠視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得以持續不斷地推動全球技術創新,并率先開始將前沿技術商業化。
依托自研的新一代AI生產力平臺Brain++,專注于算法能創造極大價值的領域:個人物聯網、城市物聯網和供應鏈物聯網,向客戶提供包括算法、軟件和硬件產品在內的全棧式、一體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及終端用戶降本增效,并帶來極致體驗。目前,曠視擁有近3000名員工,業務遍及全球,服務數十萬開發者和超過3000家行業客戶。
作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公司,曠視從2017年開始就進入智慧物流領域,基于云、邊、端等平臺的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創新,打造智能物流裝備及“智慧大腦”曠視河圖,并聚合行業合作伙伴,向工業物流及商業物流場景提供高度智慧化的行業解決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務,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簡化管理,為工業數字化升級提供創新引擎。
在算法方面,曠視依托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產力平臺Brain++,結合物流場景的實際需求,能夠為不同的物流場景定制化輸出算法,讓新算法的生成更高效、更經濟地服務物流場景的客戶。
在軟件方面,曠視打造了業界首個機器人物聯網操作系統——河圖操作系統,具備生態連接、協同智能、數字孿生三大特性,使曠視得以在各類物流環境中智能協調軟件、物聯網設備和人,幫助客戶一站式解決規劃、仿真、實施、運營全流程。目前河圖已經成功落地百余個項目。
在硬件方面,曠視正在不斷推出新一代物料搬運AGV、智能圓形播種機、AI+堆垛機等多款自研機器人及AI物流裝備,全面覆蓋搬運、存儲、輸送分揀場景。目前,曠視在北京、寧波、蘇州擁有3家研發制造基地,用于機器人及智能物流裝備的測試與生產。今年下半年,曠視還將推出多款機器人及人工智能物流裝備。
此外,曠視也在不斷聯合產、學、研、用等產業各方的力量,共同推動智慧物流的快速發展。
目前,曠視已將供應鏈物聯網業務擴展至10余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向智能制造、零售電商、3PL、汽車、鞋服、醫藥、教育等數10個行業的數百家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智慧物流解決方案。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