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軌交行業,國自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有許多的應用案例,繼北京、上海、深圳地鐵后,近日,寧波軌道交通5號線也出現了國自巡檢機器人的身影,讓我們一起看看,機器人如何促進軌交行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軌道交通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智能運維作為實現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系統性解決方案之一,對提升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水平,實現運營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
為探索建立數字化、智能化、規范化、高效化的智能運維系統,寧波軌道交通以建設全省首條全自動運行線路為契機,首次在將要開通的地鐵5號線一期試點智能巡檢機器人,助力運營維保數字化轉型。
高效運維 數字傳送
2021年10月26日,5號線一期三官堂站設備房內,一臺擁有細長的機械臂、藍色機身的智能機器人正仰著“腦袋”對車站配電柜進行安全監測,不一會兒便完成了數據和圖像信息的掃描記錄。
市軌道集團建設分公司機電部工程師方哲文介紹,新上線的智能機器人配備了可見光高清攝像機、紅外熱成像儀、溫濕度傳感器等檢測設備,具有智能識別圖像、全局溫度檢測、自主聯動開啟柜體后門、激光自主導航、斷電續航、記錄異常狀態等功能,可實現全自動、全方位自主巡檢。
小機器人掃描到的數據和圖像信息會被“秒速”上傳到后臺監控界面,運維人員可以通過后臺管理軟件實時查看各類信息和報表,大大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和精準度。
人機協作 降本增效
在三官堂站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一次故障演練。“滴滴滴……”一陣清脆的警示音伴隨著閃爍,原來是機器人探測到開關柜溫度超過預設限值后發出的警報聲,隨后機器人迅速將信息傳輸到值班室,工作人員發現異常后,立刻趕往現場,精準定位故障點,第一時間介入處理。運維人員通過機器人的“雙眼”和“雙手”就能輕而易舉地了解到開關分合位置、儀表讀數、室內溫濕度等數據和信息,大大提升了巡檢工作的效率與精準度。
群策群力 試點探索
看似“簡單”操作,背后少不了甬軌人無數次的試驗與優化。為了智能巡檢機器人能夠早日投用助力5號線安全運營,建設分公司機電部副部長琚永剛帶領專業團隊不斷改進智能巡檢機器人整體方案,其中,在國內首次實現了自主聯動開啟柜體后門及紅外測溫功能,巡檢方案歷經了先后十余次的優化、完善,力爭最大程度上實現人機配合與協作。
智能巡檢機器人首次試點運用,標志著寧波軌道交通在運維智能領域上的應用跨出了新的一步。
2025-04-24 08:29
2025-04-24 08:26
2025-04-24 08:25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4
2025-04-24 08:23
2025-04-24 08:22
2025-04-24 08:21
2025-04-23 11:50
2025-04-23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