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內,一座占地243畝的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以下簡稱“達闥基地”)已經拔地而起,預計最快今年11月交付,今年底明年初實現投產。未來,達闥基地可年生產機器人關節1000萬臺套,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關節生產基地。
解決問題“不過夜”
政企合力創造“達闥速度”
兩年前,達闥基地所在的位置還是一片坑坑洼洼的爛泥地,而如今這座科技感十足的基地已露出真容。
正在緊張施工中
作為疫情之下上海首批開工的重大產業項目之一,達闥基地從2020年3月31日打下第一根樁,到如今達闥超級工廠、研發大樓、產業大廈等核心建筑的外立面完工,已進入交付前的內部裝修工作,僅用了一年半時間,這座基地已整裝待發。
今年國慶長假恰逢項目工程建設進入最后沖刺階段,達闥聯合創始人汪兵親自現場“督戰”,200多名工人在這里緊張施工,爭分奪秒,趕進度,保質量。據汪兵介紹,基地預計最快今年11月就能交付,目前機器設備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爭取今年底明年初實現投產。
項目推進“蹄疾而步穩”,也向世人展示了“達闥速度”。在這背后,離不開企業自我加壓,搶抓市場機遇的緊迫感,更離不開閔行區、馬橋鎮的鼎力支持。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堅持解決問題“不過夜”,精準對接企業需求,不斷優化服務意識。正如汪兵所言:“政府部門是缺啥補啥,沒有水,馬上通水,沒有電,馬上加開臨電?!闭蠛狭?,創造了“達闥速度”。
自主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全球最大生產基地”呼之欲出
從宣布落戶馬橋,到奠基開工,再到即將交付投產,達闥基地一直備受外界關注。
和其他機器人產業園相比,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究竟有何特別之處?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