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半山發電廠,有一名特殊“員工”:幾乎24小時不休息,一刻不停地在廠區內巡邏檢查,為供電設備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不知疲倦的“工作狂”,其實是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巡檢機器人。據悉,只要先跟著運維人員熟悉一遍場地、識別一次設備,智能巡檢機器人就能獨立檢測電站設備——自動與以往數據曲線進行對比,判斷設備狀態是否正常。通過機器識別,精準度可以達到95%以上,而且隨著數據量的積累精準度會越來越高。
像這樣的智能設備,如今已經廣泛運用到能源、冶金、軌道交通、市政地下綜合管廊等眾多領域,靈活、可靠、安全地替代人工作業。
(室外輪式巡檢機器人在變電站執行任務)
視覺是人類最重要的感覺,作為一個生命體,人類感知世界時80%依靠視覺獲取信息。進入人工智能時代,人類的視覺能力被“移植”到了計算機上。經過深度學習,機器開始變“聰明”,也學會了“看世界”。
作為移動機器人行業的先行者,國自機器人的業務已經覆蓋智能巡檢機器人、物流機器人、商用機器人、智能制造等領域,產品包括智能安防機器人、智能運維機器人、智能巡檢機器人等。其中,國自生產的智能安防機器人還執行過G20杭州峰會、天安門閱兵等活動的安防任務。今年8月,該企業成功上榜第三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
機器人要完成巡檢、安防等任務,離不開高清視頻、3D激光等視覺技術的支撐。拿智能巡檢機器人來說,它身上可以搭載可見光高清攝像頭、紅外熱像儀等各種傳感設備,通過采集設備狀態數據和視頻圖像實時、全面掌握設備運行情況。
前不久啟用的天津津門湖新能源車綜合服務中心,建有著60個充電樁、71個充電車位,車位棚頂下就掛著兩臺國自掛軌巡檢機器人。通過圖像識別功能,智能巡檢機器人管理著充電槍位置、充電樁周圍環境。比如,電槍沒有掛好、充電槍掉在了地上、充電槍口跑進了東西等情況,機器人都能發現并報警。要是有人在充電樁周邊扔了垃圾,它也會報警通知工作人員來清理。
(掛軌式巡檢機器人)
國自機器人巡檢產品事業部總經理助理佘文錦介紹說,目前國自機器人的智能巡檢機器人已經實現“上天入地”,能適應各種不同場景。“接下來,我們會持續加大視覺算法開發力度,繼續深化優勢領域的應用,同時在新能源、農業等方向拓展新應用場景,助力更多行業實現智能化運維。”
如果說巡檢機器人更多地應用于生產制造場景,那么國自機器人打造的安防機器人,距離日常生活要更近些。
在園區及場館進行安防巡邏、完成樓宇間點對點文件與物品配送、入駐養老院……外觀酷炫的智能安防機器人成為智能園區、智慧社區的得力幫手。
(在杭州城西銀泰商場外巡邏的安防機器人)
“相比于巡檢機器人,安防機器人的環境識別能力要求更高,并且需要具備交互能力。”商用機器人發展總監亓岳濤介紹說,廠區等工業場景比較單一,而園區環境復雜且多變,還會遇到汽車、人員等。因此,安防機器人一方面要隨時隨地清楚自己身處什么位置,另一方面要在任務不中斷的前提下確保汽車、人員的安全。“對安防機器人而言,最核心的是無人駕駛技術、地圖自學習技術等。”
同時,國自還與國內互聯網、ICT等行業頭部企業建立戰略合作,參與其數據中心的運維。基于視覺的自動化運維的推廣不僅能提升數據中心安全,也助推了數據中心節能減排目標的落地,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達成作出貢獻。
“目前我們在商用機器人領域處于拓展階段,未來還將探索更多應用場景。”亓岳濤介紹,2018年起,國自生產的商用機器人陸續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滿足當地養老服務等各類智慧化需求。
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總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移動機器人公司。公司以技術創新為根本,建立了完整的移動機器人技術體系,是全場景智能導航、多智能體調度、柔性協作與交互等移動機器人核心前沿技術的開拓者和領航者。目前,公司已形成以智能巡檢、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為核心的產品體系,在產能規模、產品譜系、場景應用等方面躋身行業前沿。
公司業務覆蓋電網、發電、石油石化、軌道交通、綜合管廊、工程機械、食品飲料、建材化工、先進制造、數據機房、公共空間等,為超過1000家海內外客戶單位提供優質的機器人產品及服務。業績涉足中國31個行政區,并在美國、日本、歐洲、中東、東南亞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項目落地。
截至2020年,公司累計申請專利數量突破1000件(含多項PCT國際專利),獲得各類獎項超過100項。
2025-04-23 08:51
2025-04-22 09:13
2025-04-22 08:47
2025-04-22 08:47
2025-04-22 08:46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5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4
2025-04-22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