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升商貿物流現代化水平,日前,商務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計劃”),提出目標到2025年,初步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培育一批有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商貿物流企業,商貿物流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顯著提高,商貿物流網絡更加健全,區域物流一體化加快推進,新模式新業態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服務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商貿服務業和國際貿易物流成本進一步下降。
商貿物流是指與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商貿服務業及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物流服務活動,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的重要載體,是連接國內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按照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提升商貿物流現代化水平、加快建設現代流通體系的重大意義,注重加強與國家出臺各項物流政策措施銜接配套落實,持續優化商貿物流發展環境,推動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一家大型商貿物流倉庫 新華社照片
計劃列出了以下重點任務,重點聚焦末端配送、區域物流、國際物流、綠色物流、冷鏈物流等多個方面:
一是優化商貿物流網絡布局。加強商貿物流網絡與國家綜合運輸大通道及國家物流樞紐銜接,提升全國性、區域性商貿物流節點城市集聚輻射能力。統籌推進城市商業設施、物流設施、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和升級改造,優化綜合物流園區、配送(分撥)中心、末端配送網點等空間布局。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健全農村商貿服務和物流配送網絡。
二是建設城鄉高效配送體系。強化綜合物流園區、配送(分撥)中心服務城鄉商貿的干線接卸、前置倉儲、分揀配送能力,促進干線運輸與城鄉配送高效銜接。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搭建城鄉配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推動城鄉配送車輛“統一車型、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統一標準”。引導連鎖零售企業、電商企業等加快向農村地區下沉渠道和服務,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實施“快遞進村”工程,促進交通、郵政、商貿、供銷、快遞等資源開放共享,發展共同配送。
三是促進區域商貿物流一體化。圍繞國家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支持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重點區域探索建立商貿物流一體化工作機制,提升區域內城市群、都市圈商貿物流規劃、政策、標準和管理協同水平。優化整合區域商貿物流設施布局,加強功能銜接互補,減少和避免重復建設,提高區域物流資源集中度和商貿物流總體運行效率。
四是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與商貿物流全場景融合應用,提升商貿物流全流程、全要素資源數字化水平。探索應用標準電子貨單。支持傳統商貿物流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推廣智能標簽、自動導引車(AGV)、自動碼垛機、智能分揀、感應貨架等系統和裝備,加快高端標準倉庫、智能立體倉庫建設。完善末端智能配送設施,推進自助提貨柜、智能生鮮柜、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等配送設施進社區。
跨境電商企業自動分揀設備 新華社照片
五是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新模式。鼓勵批發、零售、電商、餐飲、進出口等商貿服務企業與物流企業深化合作,優化業務流程和渠道管理,促進自營物流與第三方物流協調發展。推廣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統一配送、分時配送、夜間配送等集約化配送模式,完善前置倉配送、門店配送、即時配送、網訂店取、自助提貨等末端配送模式。支持家電、醫藥、汽車、大宗商品、再生資源回收等專業化物流發展。
六是提升供應鏈物流管理水平。鼓勵商貿企業、物流企業通過簽訂中長期合同、股權投資等方式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將物流服務深度嵌入供應鏈體系,提升市場需求響應能力和供應鏈協同效率。引導傳統商貿企業、物流企業拓展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功能,向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鼓勵金融機構與商貿企業、物流企業加強信息共享,規范發展供應鏈存貨、倉單、訂單融資。
七是加快推進冷鏈物流發展。加強冷鏈物流規劃,布局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支持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進出口口岸等建設改造冷凍冷藏倉儲設施,推廣應用移動冷庫、恒溫冷藏車、冷藏箱等新型冷鏈設施設備。改善末端冷鏈設施裝備,提高城鄉冷鏈設施網絡覆蓋水平。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冷鏈物流智能監控與追溯平臺,建立全程冷鏈配送系統。
八是健全綠色物流體系。鼓勵使用可循環利用環保包材,減少物流過程中的二次包裝,推動貨物包裝和物流器具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大力推廣節能和清潔能源運輸工具與物流裝備,引導物流配送企業使用新能源車輛或清潔能源車輛。發展綠色倉儲,支持節能環保型倉儲設施建設。加快構建新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支持建設綠色分揀中心,提高再生資源收集、倉儲、分揀、打包、加工能力,提升再生資源回收網絡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水平。
九是保障國際物流暢通。支持優勢企業參與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投資和國際道路運輸合作,暢通國際物流通道。推動商貿物流型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打造國際物流網絡支點。引導和支持骨干商貿企業、跨境電商平臺、跨境物流企業等高質量推進海外倉、海外物流中心建設,完善全球營銷和物流服務網絡。積極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航運企業,持續增強航運自主可控能力。
跨境電商保稅區庫房。新華社照片
十是推進跨境通關便利化。深入推進口岸通關一體化改革,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全面推進“兩步申報”“提前申報”等便利化措施,提高通關效率。推進經認證的經營者(AEO)國際互認合作,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向注冊地海關申請成為AEO企業。
十二是培育商貿物流骨干企業。支持和鼓勵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物流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聯盟合作等方式優化整合資源、擴大業務規模,開展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在連鎖商超、城鄉配送、綜合物流、國際貨運代理、供應鏈服務、冷鏈物流等領域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服務水平高、有品牌影響力的商貿物流骨干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保障,計劃同時明確,將采取構建良好營商環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重點企業聯系制度、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加強商貿物流行業統計等措施,涉及物流用地、物流安全等多個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包括堅決整治違規設置妨礙貨車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寬設施和檢查卡點,深入整治交通運輸執法領域亂收費、濫罰款等問題;解決配送貨車“通行難、停靠難、裝卸難”等問題;多渠道整合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用于商貿物流設施建設等。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