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代機在這樣的條件下造出來
2014年春天,在全球最大港口物流設備公司工作了3年的理工男楊威,受朋友之托在國內物色智能物流機器人投資標的,因遍尋無果而決定自己上,他說動精通自動化設備研發的同事、研究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的同學組團出戰。
彼時,國內智能物流機器人產業接近空白,尚無供應鏈,他們楞是通過一次次網淘攢齊了零部件,憑借骨子里的韌勁和核心團隊組成的技術體系,他們造出了快倉初代機,一個產業的序幕就此拉開。
從幾百平練兵場到幾萬平真戰場
硬科技創業很貴,但我們的創始團隊很幸運,憑著一沓厚厚的技術開發文檔和5個多小時的講解,獲得了1000萬天使投資和1間倉庫,從此有了快倉,也有了快倉初代機的試驗場地。
A輪融資啟動,感興趣的投資人不少,而楊威一心想找有場景的戰略投資人,用更大的場景、更復雜的業務去驗證產品,不久百世集團董事長周韶寧讓他這個想法成真了。B輪融資又引入菜鳥網絡,超大倉庫、海量訂單、豐富業務流程給了快倉二代機極佳的實戰之地。
亞洲最大規模機器人揀選倉誕生
這件事讓國際市場為中國智能物流機器人驚嘆,2018年10月,菜鳥網絡宣布正式上線中國最大機器人揀選倉——無錫菜鳥天貓智能機器人倉,事實上它也是亞洲最大的。當年雙11,700多臺快倉機器人在該倉庫內同時工作,2019年雙11就突破了千臺!
三年來,這個倉庫每年都會升級,揀貨效率、吞吐能力、發貨效率年年刷新自己創下的行業紀錄。快倉機器人的感知、規劃、決策能力以及可靠性,在一次次雙11大促的嚴格考驗中不斷精進。
從賦予倉庫靈魂到四面墻內智能駕駛
快倉最初以“賦予倉庫靈魂”為愿景,研制的潛伏式機器人在電商和流通場景大展拳腳,服務過唯品會、國藥、菜鳥網絡、DAZZLE、大潤發等客戶,但隨著接觸的客戶類型越來越豐富,我們發現這類產品可以成為各行業的內部物流基礎設施,因此提出了“四面墻內智能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的新愿景和使命。
多樣化場景需要更豐滿的產品體系來滿足:硬件層面,由四大產線組成的產品體系逐漸形成,潛伏式、料箱式、托盤式、復合式,幾乎可以支持所有搬運形態;軟件層面,系統升級后解決了多類型機器人協同(如:Quick Pick)、機器人與其它智能設備協同(如:M100與機械臂)、跨場景運行等問題。
潛心打造AMR適應復雜場景
當快倉機器人開進了各行各業的工廠車間,協同的設備類型更多、人機混場更常見,它需要更強的感知、規劃、決策能力,從而提升安全性、節拍感、靈活性,于是,AGV升級為AMR的工程啟動了!無需預設輔助標志,通過視覺識別、數據交互,AMR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哪里、周邊有什么變化,能自主規劃路徑及動作并準確執行。
為適配不同的搬運對象,快倉又推出了“AMR+”系列,在AMR底盤上疊加輥筒、皮帶、固定載具、機械臂等功能結構。
C+輪融資之后加速全球擴張
有人說中國的物流機器人是舶來品,事實上,經過數年發展,它早已從各個維度(技術迭代、產品類型、可用場景、綜合性能)顛覆了最初的榜樣,其性價比在國際市場上受到廣泛認可,而全球疫情催化了歐洲、北美等區域的企業內部物流自動化需求,這些都是快倉加速全球擴張的動力。
C+輪融資快倉引入凱傲集團、沙特阿美等國際化股東,并與凱傲達成全球分銷、聯合研發等層面的戰略合作。通過各海外區域的本土合作方,快倉克服了疫情帶來的種種障礙,成功簽署了近億海外訂單。與凱傲聯合研發的新產品也將在今年推出。
堅持廠商定位,“集團軍”作戰
作為行業先行者,快倉從服務一個一個終端用戶的經驗中打磨產品,打磨的方向是讓它成為符合行業或場景普遍需求的通用型產品,隨著產業鏈越來越完善,分工越來越細化,快倉逐漸轉型為廠商,與各個行業的集成商合作,讓它們帶著快倉的產品去服務終端用戶。
集成商提供項目整體設計部署,快倉提供機器人、集群操作系統和產品級解決方案。秉著開放共贏的理念,快倉不僅與智能工廠、智能倉儲的集成商們,也與產品互補的友商們建立合作,告別“單打獨斗”,開啟“集團軍作戰”模式。
2025-01-24 09:53
2025-01-24 09:50
2025-01-24 09:46
2025-01-22 09:19
2025-01-22 09:16
2025-01-22 09:11
2025-01-20 06:45
2025-01-20 06:44
2025-01-20 06:23
2025-01-17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