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席卷,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已成必然趨勢,物流行業也處于浪潮之中。2020年,疫情進一步加速了這一發展趨勢。曠視是目前唯一進入物流領域的世界級AI公司,從2017年起,率先開展AI+物流領域的前沿探索和應用實踐。
曠視副總裁、物流業務事業部規劃和戰略發展中心負責人王銀學,20多年來專注于物流行業,曾在多家世界500強公司從事物流工作,負責過眾多大型現代化物流中心項目,是中國現代化物流中心規劃的專家。
為此,站在2021年的起點,王銀學分享了他對于智慧物流發展趨勢、AI+物流的發展前景和實踐成果的洞察。以下是相應的核心觀點:
AI+物流大有可為
相關數據顯示,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速低于GDP(無論產品銷售幾次,社會物流總額只計算1次),表明物流中技術、智力的占比在提高。
1 我們已經進入智慧物流時代
智慧物流的發展主要得益于:
一、技術要素支撐:物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AI)、大數據等技術不斷成熟;
二、市場要素倒逼:企業面臨產能過剩、需求個性化、產品快速更新等市場發展;
三、社會要素加速:勞動力成本上升、疫情影響下少人化趨勢、資源和環境等;
四、國家政策助推:智慧物流、智能制造、機器人等相關政策頻繁推出。
2 智慧物流市場前景可期
一方面,中國智慧物流市場持續高速增長,近十年來平均增速高于20%(數據來源:網經社《2019年度中國物流科技行業數據報告》);另一方面,物流數智化再升級空間巨大,目前我國整體物流自動化平均水平在20%左右,對比發達國家的80%尚有巨大可開發空間(數據來源:華創證券:《物流自動化行業專題研究報告》)。
3 物流系統需要更加智能化
當前,智慧物流正處于大發展階段。從千平米到千萬平米,物流場景的規模越來越龐大;海量SKU、海量訂單與即時消費、即時配送等維度疊加,導致物流履約系統更加復雜;場景內智能設備、子系統越來越多,常規的調度系統已經無法駕馭復雜的情況。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傳統的技術已經無法應對現有挑戰,系統需要足夠的算法和算力支持。AI正在成為智慧物流發展的新引擎,未來,AI+物流大有可為。
4 2020年是AI+物流的應用元年
從20世紀40年代現代物流興起,到1979年“物流”一詞引入中國,再到2015年“互聯網+物流”迎風而上,物流行業在市場、技術等因素的疊加作用之下不斷演進。當前,互聯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AI+物流具備了一定的數據基礎。隨著數字化滲透率持續提升,人工智能將成為物流的“新基建”,正在不斷深入行業應用。此外,疫情影響下,無人化、少人化發展趨勢加速。因此,2020年成為了“AI+物流”的應用元年。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6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3
2025-04-21 12:12
2025-04-21 12:11
2025-04-21 12:10
2025-04-21 12:09
2025-04-21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