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經濟已進入供應鏈時代,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開始轉化為企業所處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在智能制造環境下,打造智慧、高效的供應鏈,是制造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的關鍵。
智慧供應鏈從采購-生產-存儲-配送,全方位跟蹤監控及管理,智慧供應鏈適用所有的場景,如制造業,服裝業,電網,醫藥,家具,電商等,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相關信息技術,依托完善的網絡信息,構建面向生產企業、流通企業和消費者的社會化共同體系。在貨物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中,通過系統感知,全面分析,及時處理及自我調整等功能實現有效控制。利用集成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云計算處理、傳感通訊技術等讓貨物在整個生態鏈實現自動化、可控化、信息化和網絡化,在流通過程中獲取信息從而分析信息做出決策,使商品從源頭開始被實施跟蹤與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很多中小企業,包括大型企業還停留在半自動化時代,還沒達到全自動化,更別說智能化了,還是一堆自動化設備+一堆人,這樣的人機合作有時候分配管理不好,可能還會增加勞動力,而且大大降低工作效率,一些工廠花了重金買了一堆設備回來,不僅沒能提升產能,反而適得其反,還大大浪費了人力.
作為一個企業,都會考慮如何提高生產量,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減少人工成本,所以往往想到的機器設備來替代,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細節---"管理",利器再好無好兵也是浪費,反而成負擔.作為一個企業,首先考慮的是這個設備功能多強大,設備多先進,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俗話說,敲鑼賣糖各干一行,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將各個設備配合使用,讓自己的倉儲或生產達到最高效,最智能的方式.
1、高度智能化
智能化是智能物流系統最顯著的特征。與人們常說的自動化物流系統有所不同的是,智能物流系統不局限于存儲、輸送、分揀等單一作業環節的自動化,而是大量應用機器人、激光掃描器、RFID、MES、WMS等智能化設備與軟件,融入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等,實現整個物流流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進而實現智能制造與智能物流的有效融合。
幫助企業減少人工成本,做到1人管10機,2人管1倉,實現全自動化智慧物流園區.
2、信息系統互聯互通
智能制造對物流信息系統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統要與更多的設備、更多的系統互聯互通,相互融合。以及物流信息系統需要更多依托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網絡全透明和實時控制,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準確性,使整個智能物流系統正常運轉。將ERP,OMS,MES,WMS,TMS,SAP等各種系統信息相關聯起來,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幫助管理層更好的直觀的看到數據,從而有效的決策分析。實現智能化信息化園區管理。
3、客戶及供應商的信息分享和協同,真正實現通過需求感知形成需求計劃,聚焦于縱向流程端到端整合,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智慧供應鏈;
4、是更加強調以制造企業為切入點的平臺功能,涉及到產品生命周期、市場、供應商、工廠建筑、流程、信息等多方面要素;
新一代化工行業供應鏈已然成型。新供應鏈由數據驅動,以數字方式執行,可以提升透明度,支持高級規劃,預測需求模式,以及充分利用資產可用性。同時,新供應鏈將供應商、生產商和客戶整合起來,形成端到端的視圖。要充分利用新供應鏈的全部潛能,化工企業需要制定明確的數字供應鏈戰略,形成新的能力,構建扎實的數據基礎。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