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制造不斷發力,“Made in China”遍及全球,中國擁有了“世界工廠”的地位。隨著《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等一系列戰略的深化,在高科技和互聯網大潮的加持下,“中國制造”正逐步升級“中國智造”,不僅是產品越來越智能化,就連制造工廠也越來越有智慧含量,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就是其中一例。
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規劃總投資15億元,占地205畝,先后入選山東省重大項目庫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庫,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智能設備/裝備生產基地。其中,項目一期投資8.6億元,占地110畝,總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主要生產智能微超、自助售貨機等新興零售智能終端產品,2021年底全部達產后預期新增產能10萬臺/年,屆時,公司智能終端的年生產能力將達到35萬臺。
走進新北洋智能新終端產業園,項目建設推進有條不紊,目前,一期項目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試生產)階段,其人、機、物、工廠互聯互通的智能制造體系,形成極具競爭力的智能終端產品制造產業鏈,不僅讓新北洋躋身制造強企,彰顯公司作為國家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強大實力,也推動了生產智能化與產品智能化齊頭并進,成為威海、山東乃至全國自助服務終端“智造”產業園發展樣板,展現了中國智能終端制造的新高度。
整個一期項目,最核心、最亮眼的當屬生產車間,其引進國際/國內最先進、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智能生產設備、智能倉儲系統,搭建綜合信息管理平臺,通過ERP/MES等九大信息化系統的互聯互通,形成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生產體系,打造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從鈑金加工到涂裝、整機組裝的一體化智能生產基地。
“機器換人”
自動化水平超90%
沒有嘈雜的機器轟鳴聲,沒有工人忙碌的身影,干凈敞亮的車間里,智能料庫自動上下料,各種精密零部件在機床上自動切割、折彎,一個個機器人手臂靈活自如地焊接、打磨,不同工件由機器人自動上下掛,柔性化輸送到不同噴涂工序進行生產……鈑金、焊接、涂裝,長長的生產線上,只有幾名工人在電腦前監控著生產線上的機器工作。
鈑金車間
進入生產車間,率先映入眼簾的是長130米、高10米的智能料庫,只見四套堆垛機上下游走,根據系統設定,準確的將物料送到料庫兩側的機床設備上進行生產。100%鋼結構設計的智能料庫擁有1849個庫位,可堆放30層,占地空間利用率提升1500%,搭配FAB生產管理系統和對應機床的離線編輯軟件,實現物料智能管理和周轉,是目前世界最先進、長度最長、自動化程度最高的料庫系統。
△ 自動化料庫
料庫兩側光柵內是10套有著“德國血統”的大型機床設備,可別小看這些笨重的機器,沖壓速率高達1600次/分鐘、打標速率高達2800次/分鐘的目前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高速沖床;切割精度達0.1毫米、速度50米/分鐘的數控激光切割機;小至極限的翻邊長度,靈活的逆向折彎,各種需求的圓弧角都能輕松搞定的彎板中心等等,它們的技術含量可都是達到國際最先進水平。雖然功能很強大,但是有點“羞答答”,要是有人觸碰到保護光柵,這些機器就會自動停止運行,從而保護人員和設備安全。
2025-01-20 06:45
2025-01-20 06:44
2025-01-20 06:23
2025-01-17 09:09
2025-01-16 11:08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
2025-01-16 10:57
2025-01-16 10:52
2025-01-15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