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時候很迷茫,偶然的機會,聽說這里招聘智能設備的管理人員,于是我就來了”,高淦告訴央視記者。高淦是廊坊亞洲一號大件自動化立庫負責人,雖然入職只有幾個月的時間,但現在他已經成為智能物流的內行人。面對十臺高達22米的智能堆垛機,高淦能夠操作自如,遇到異常情況也能從容解決。剛剛大學畢業一年的他,在這個前沿科技的實驗場里披荊斬棘。
值得一提的是,眼前這個作業場景,在整個物流行業都是很少見的,而高淦也因此成為行業中的稀缺人才。7月20日,央視王牌節目《經濟半小時》聚焦新職業,以科技為核心的數字化正在成為拉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新引擎,催生了很多新業態,新模式。而像高淦這樣剛剛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在新的環境中恣意“奔涌”,也為被填報志愿困擾的大學生們指明了方向。權威數據顯示,高考后的一周時間內,很多以往的冷門專業成了搜索熱門,其中物流管理專業成為搜索熱度增長最快的專業。而在高考前,央視公布的高考志愿十大熱搜專業中,前五名分別是人工智能、機器人工程、電子商務、物聯網工程、大數據技術。這五大專業都與智能物流領域有非常強的關聯性,而高淦從事的“智能設備管理員”的崗位,恰恰是上述五種技術的融合。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倉庫的訂單進行智能排產,以更低的成本完成數以百萬計的訂單量;通過機器人工程的實施,揀貨,分揀等核心作業場景均可以交給機器人來做。通過物聯網,大數據和電子商務,可以讓商家的供應鏈體系更高效,更智能。正因為有這許多種技術的融合發展,京東物流的“新基建”項目急需大量科技相關的高校畢業生。和智能設備管理員一樣,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也是數字化技術催生的新職業之一。郝國微是京東物流技術發展部區塊鏈產品的負責人。傳統的商品入庫驗收需要通過紙質單據進行簽收,這種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很容易數據造假或單據丟失,無處查證。而郝國微告訴央視記者,京東物流正在推廣一種叫“區塊鏈電子簽單”的方式,只需要一部手機,在網上就可以簽收入庫單據。運用區塊鏈技術不可更改原始數據的特性,就完全避免了造假的可能性。
最近十年,物流行業發展迅猛,尤其是技術帶來的改變讓相關領域人才稀缺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僅機器人領域的人才缺口已經達到百萬以上。而另一方面,很多高校學生依然為“找工作”而焦慮,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7年至今,“人工智能”已經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才是科技創新最核心的驅動力。早在兩年前,京東物流就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攜手,將科研成果應用于京東遍布全國各大城市的智能物流基礎設施,以提升公司在智能化決策、數字化運營和無人化作業三個層面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物流是前沿科技的最佳應用場景,長期以來,京東物流一直致力于將5G、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核心科技應用在揀貨、分揀、打包等實際作業場景中。隨著亞洲一號、天狼倉、地狼倉等物流新基建的持續落地,京東物流將為科技人才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成長機會,并將吸納大量有志于物流行業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此外,京東物流將繼續聯手全國一流高校,共建研究院和培養基地,研究物流新技術、新模式,挖掘培養新人才,不斷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和研究成果轉化。
2024-07-26 11:26
2024-07-26 11:22
2024-07-26 11:15
2024-07-22 09:18
2024-07-22 09:15
2024-07-19 09:24
2024-07-19 09:05
2024-07-19 09:00
2024-07-18 11:03
2024-07-18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