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的門診口,一臺蜜蜂造型的機器人正忙著為人測量體溫。只要面對面站在它跟前,一兩秒鐘就能讀出體溫數值。
該院門診已恢復數天,單日掛號就診量超過2000人次。要是算上陪護的親朋等,門診一天通過的人超過4000人次。不過,在10點多的就診高峰期,現場并沒有出現這堆排隊現象,相反現場的人魚貫而入。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門前看到,體溫測量的主力是兩款智能設備,在行人通過時即可同步測出體溫,并不需要專人持體溫槍一個一個放行,降低了人的工作強度。
剛開始設置了一個通道,用的是在線式遠紅外測溫儀,優點是可一次測多人,缺點是測溫后沒有記錄,只是在測出有人體溫異常時報警。
“一個通道還是不夠用。”現場一醫護人員告訴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為避免現場排隊扎堆,醫院添置了一臺智能機器人開辟第二條通道,幾乎站在跟前即可迅速測出體溫。
醫院相關負責人說,這是萬州投入的首臺檢測體溫的機器人,集遠程控制、語音對講、人體檢測等功能于一體。通過人工智能助力體溫篩查,最核心的是降低人工測溫的交叉感染風險,同時又減輕人員工作強度。
當天現場體驗的一名孕婦體驗后說,人工測體溫有時要測幾次才能讀出數,相比之下機器人效率要高得多。同時,機器人測體溫有新鮮感,這會讓更多人主動來體驗。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郭發祥 攝影 鄒飛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