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5G智能醫護機器人、5G熱力成像測溫、消毒機器人、負壓救護車接連上陣,“上海制造”馳援武漢抗疫。
智能機器人,在“戰疫”前線正式上崗
2月5日,從武漢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武漢協和醫院神經外科被感染的14名醫護人員康復出院了。聽到這個消息,上海鈦米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鈦米)CEO兼董事長潘晶欣慰地表示,武漢協和醫護人員被集體感染后,鈦米智能消毒機器人臨危受命,對該院被封閉樓層進行了高水平消毒,確保該院在最短時間內重新恢復使用。
截至目前,已有40多臺消毒機器人在武漢中心醫院、協和醫院、中南醫院等疫情中心的隔離病房、ICU、手術室、發熱門診等場景,7×24小時不間斷工作。
2月3日,達闥科技攜手上海移動將首批捐贈的5G云端醫護助理機器人、5G云端消毒清潔機器人、5G云端送藥服務機器人和5G測溫巡查機器人緊急發往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在上海移動快速、靈活、安全的5G網絡的支持下,可幫助醫護人員執行導診、消毒、清潔和送藥等工作,有效減少人員交叉感染、提升病區隔離管控水平。
除了智能機器人,負壓救護車也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上海力量。上汽大通自1月25日收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下達的負壓救護車生產任務以來,經歷10個不眠之夜,終于在2月5日武漢雷神山醫院建成當天,日夜兼程將30輛上汽大通負壓救護車運送到武漢救護現場,首批負壓救護車正式“入列”抗疫救護一線。
據上海市經信委介紹,負壓救護車主要用于運送傳染性病人群體,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實現“負壓隔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醫患人員的交叉感染以及對外部環境的污染,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啟動負壓裝置后,可控制車內空氣流動方向,使醫療艙內的空氣形成定向流,醫療艙形成與外界環境相對的大氣低壓差。
5G熱力成像測溫,無感式篩查降低接觸風險
隨著部分單位的復工,春運返程迎來高峰,目前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面對這場“防疫大考”,上海移動制定了適用于公共區域室內紅外體溫遙測的解決方案,實現在1-10米范圍內,非接觸式快速檢測個體體溫,發現異常自動聲光預警。5G熱力成像測溫系統通過體溫與黑體輻射比對,應用移動5G無線傳輸,測溫精度達到±0.3℃,靈敏度0.1℃。
2月1日,首例室內紅外體溫遙測系統安裝調試完成,并在上海的部分醫院等疫情重點保障單位率先投入使用,解決了手工排查人力不足的問題,化解接觸式測量過程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風險,同時避免篩查工作者因長時間高強度工作而出現的紕漏。
面對疫情,滬上三大運營商將充分運用覆蓋全市的網絡資源、系統集成和運維能力,一方面切實保障通信網絡穩定運行,另一方面協同合作伙伴加快紅外體溫遙測、醫療云視訊、應急疾控云HIS等系統部署和保障,爭分奪秒只愿為城市和市民鑄就一張更穩定的通信網、一道更有效的防御墻。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