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講,倉庫運營是制造過程的基礎。管理供應鏈并按時向生產團隊交付庫存對于保持團隊按計劃并及時將貨物交付給客戶至關重要。但是,倉庫不僅是開展業務所必需的成本中心。相反,在這里,公司可以通過實施現代數字技術來創造價值,而智能倉庫策略可以使組織充分發揮其倉儲和履行運營的全部潛力。
智能倉儲系統允許用戶實現的三個積極變化是:通過智能倉儲提高數據準確性和效率;讓存儲更具創意;可充分利用機器人技術。
1、提高數據準確性和效率
數據質量對于從倉庫創造價值至關重要。越快、越準確地記錄庫存數據并將實時更新的數據傳遞給利益的相關者,就越有機會讓在企業的各個部門能立即使用該數據。
問題在于,更快地工作通常會導致更多的人為錯誤。智能倉儲技術在一些關鍵方面克服了這一問題。這些解決方案包括條形碼解決方案,使無需手動輸入數據即可更輕松地以電子方式記錄倉庫中的資產;支持RFID的解決方案可提供免提數據記錄功能,例如通過網絡連接的護目鏡或頭戴式耳機,可在提高效率的同時提高安全性;以及跟蹤貨架上物品的傳感器和監視設備,還可以提供自動更新。例如,智能秤可以跟蹤貨架上的貨物重量,并根據存儲在貨架上的預期重量,在工人的貨物低于閾值時發出警報。
這些類型的解決方案可提供更快的倉庫操作速度,同時通過減少潛在的人為錯誤來提高數據質量和準確性。他們嚴重依賴智能倉庫解決方案–他們將始終連接的數據收集工具與倉庫管理系統融合在一起,該系統可以記錄,組織數據并將數據傳達給相關用戶。
2、在存儲方面
發揮創意,動用專用流程和存儲方法旨在使資產保持井井有條,讓傳統的倉庫與其他業務高度隔離。盡管大多數情況下仍然如此,但是許多企業開始嘗試創造性的策略,這些策略涉及在備用位置存儲更多庫存并減少倉庫中存儲的多余資產的數量。這些策略共同形成了“及時”庫存管理的思想,這種實踐依賴于智能倉庫并為企業帶來可觀的價值。
實際上,智能倉庫的定義是從供應鏈管理系統到資產接收、庫存管理、采購、資產交付給生產團隊和供應商管理的深層連接。
所有這些運營領域的連通性使您可以深入了解庫存水平和圍繞生產和預算要求的訂單。當每個人都可以完全了解與庫存相關的操作時,組織可以出于所有意圖和目的將倉庫的業務范圍擴展到傳統范圍之外。企業還可以創建多個小型倉庫,以更好地為遠程員工提供服務,例如需要以時間敏感的方式訪問關鍵設備的現場服務員工,并將關鍵生產資產存儲在生產線附近,以便員工(或機器人)可以搶占他們需要完成工作訂單而無需向倉庫提交提貨請求的貨物。這可以增強生產,消除浪費并提高效率。
3、充分利用機器人技術
當今的機器人技術解決方案可以提高揀選的速度和準確性,同時允許人與機器人之間進行安全交互。例如,AGV可用于將資產移動通過倉庫的各個位置,與人員或其他機器人并排工作以執行實際的揀配。這可能意味著用戶利用語音自動訂單揀選來識別托盤,然后由機器人來搬運并運送到其目的地。或者,無人機可以繞著倉庫飛行,掃描貨架上的物品,并告訴地面自動駕駛汽車在哪里可以找到他們想要的貨物。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