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工業機器人,總也繞不開富士康和郭臺銘那個“百萬機器人”大計劃。三年到了一條條智能化、自動化的生產線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這些生產線不斷滿足蘋果苛刻的出貨和品質需求。其實,工業機器人最常見的形象就是一條胳膊和一條腿的形狀,它們能夠完成的動作也集中于簡單、重復的運輸、貼膜等難度系數相對較小的組裝,但正是機器人就能把工人從單調、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讓人們從事更具有創新性、附加值更高,也更有尊嚴的工作。
就現有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水平,還不能完全應付富士康車間內的所有工作。眾所周知,iPhone是全世界最難組裝的手機,比黑莓要難10倍以上,其中攝像頭組裝、軟排線連接、以及擰螺絲等組裝動作還是需要工業機器人與人工一起來完成。但這只是一時的現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工業機器人也將會更加的貼近我們的工作,變得更加智能,不久的未來,工業機器人就會勝任這些工作,徹底的解放體力勞動者。
工業機器人從原本只有大型企業才能用的上的“奢侈品”,到現在很多的中小企業也在推廣使用,工業機器人已經變成了一件生產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工具。工業機器人行業具備著橫向擴展和推動所有行業的潛能,由此可見工業機器人終將成為制造企業的必然選擇。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