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億美元機會,智能倉儲行業將迎大爆發?
隨著中國國內電子商務的發展并推動快遞行業興起;同時伴隨著物流成本持續升高,企業對于智能倉儲的需求量急劇增加。
根據LogisticsIQ ?數據預測,全球智能倉儲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130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70億美元,增長2倍以上,2019年至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1.7%。
資料來源:LogisticsIQ ?
智能倉儲是倉庫自動化的產物,智能倉儲系統由倉庫內各種相互關聯的技術及設備組成。這類似于我們普遍熟知的智能家居系統,這些技術協同工作以提高倉庫的生產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數量,同時減少損耗率和錯誤率。
從涉及到的產品分類來看,智能倉庫包含各類自動化技術,AGV / AMR,AS / RS,訂單揀選,自動識別/數據捕獲,MRO服務和WMS / WES / WCS等等。
按涉及到的具體行業可分為電子商務,百貨,雜貨,服裝,食品及飲料,制藥等等。
目前在國內炙手可熱的智能倉儲代表產品之一,就是AGV!
AGV已成自動化行業“新寵兒”?
自動導引運輸車,即我們常說的AGV,可以說是目前機器人行業中當之無愧的“新寵兒”,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車間生產搬運、倉儲物流等方面,整個行業呈現出一片繁榮之景象。
相比目前在國際市場呼聲越來越高的AMR,在國內,傳統AGV仍占據了智能倉儲行業的半壁江山,盡管18年至19年整個工業機器人發展稍顯疲軟,但就國內AGV行業發展數據來看依舊繁盛。
根據《全球機器人報告2019》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AGV銷量接近110000臺,遠超2017年的69000臺,其增幅超過60%。
全球AGV市場預測(數據來源 BIS Research)
從中國AGV市場來看,2018年中國市場新增移動機器人(AGV)29600臺,其中包括普通AGV、叉車AGV、電商倉儲物流AGV等,較2017年實現35.22%的增長,市場銷售額達到42.5億元。
從國內AGV企業的數量來看,根據中國移動機器人(AGV)產業聯盟的數據,2012年國內做AGV本體的企業在20家之間,但到了2015年12月,這個數據基本翻了三倍,達到60家左右。
2018年真正能做AGV本體的企業已超過120家。這樣成倍增長的速度在機器人行業內也實屬罕見。
整個行業的火熱也可以從資本的追逐中得到印證,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約有50余家倉儲機器人公司,除了京東、阿里、蘇寧等電商巨頭外,仙知、海康威視、新松、曠視、極智嘉、快倉等創業公司和老牌企業也紛紛布局,且受到資本市場大力關注。
國內部分倉儲物流機器人企業融資情況
“月盈則虧,盛極必衰”,AGV繁榮背后3大隱憂
01-技術層面
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賴于國外產品
AGV機器人的核心部件諸如驅動控制器、系統、以及激動導航傳感器等,依然是國外品牌的天下,國內能加大研發投入的企業寥寥無幾,高端人才難求。與國外巨頭比,技術上的差距較大,同時國產化的供應鏈非常薄弱。
系統趨于復雜,質量和安全問題凸顯
AGV是一種有機融合軟件工程、自動控制、機械、電子、傳感、通信等多種信息技術的綜合性設備,而且未來AGV產品更趨于集成化。
目前,AGV產品已開始逐步與分揀、搬運、碼垛等自動化設備配合使用,系統更趨于復雜,加之系統中越來越多采用開放性協議和通用產品,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增加把控難度。
02-市場競爭層面
盲目競爭,重復建設,同質化現象嚴重
創新和技術是AGV企業競爭的核心。但目前國內的部分AGV企業基本是你有我也要有,“換殼上新”的現象較多。這樣的同質化惡性競爭極大的打擊了研發企業的積極性,也極大的限制了這個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
通過“價格戰”搶占市場
國內的一部分AGV企業陷入了打“價格戰”的怪圈,為了快速搶占市場份額,壓低價格似乎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長此以往,低價企業或許會獲得一部分市場份額,但是卻沒有足夠的利潤去做研發和設計。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
更有部分國產AGV企業在國內愈發激烈的紅海競爭中難以生存紛紛出逃海外。當然那些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贏得國外企業認可的國產AGV企業是值得行業內的其他廠家借鑒學習的。
03-行業標準層面
國內AGV行業的技術標準、檢測標準及認證體系發展緩慢
通過調研,了解到現行的AGV國家標準只有三項,行業標準一項。總體來說,AGV行業的標準體系并不健全,產品技術標準較少,尤其是AGV產品的檢測標準還處于缺失的狀態,需要AGV行業相關的機構和企業一起去研究和開拓。
國產AGV的突圍之路
國產AGV出口國外,開拓海外市場
優異的性價比讓中國AGV企業的反向輸出成為可能。歐美國家的AGV機器人的技術相對于國內來說更加成熟,但是昂貴的價格讓很多企業都望而止步。
雖然在技術上國產的AGV可能比不上歐美國家的產品,但是就性價比而言,國產AGV絕對是更多中小型企業的首選。
國內外部分AGV企業價格對比圖
(數據來源網絡)
堅持核心技術國產化才是真正“走出去”的關鍵
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是自由市場經濟,仍然是典型的叢林法則。任何時候,只有你能造的出來,別人才和你談自由市場。當你造不出來,面對的或者是高價傾銷,或者是徹底禁運。國產化不能保證所有國產化的產品最低價,但是能保證一攬子產品最低價。
令人欣慰的是,國內絕大部分 AGV 本體廠商也都表示出積極的態度,核心零部件的國產化,可以緩慢、可以等待,但不可扼殺。
拒絕盲目的價格戰,促進國內AGV行業良性發展
適當的將產品價格做低有利于產業化,規模化,但價格過低過濫,為了搶占市場不擇手段,就在無形中扼殺了整個產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價格的降低需要通過技術提升降低成本來實現的。
健全合理的行業標準為國內AGV發展保駕護航
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需要行業標準的制約,只有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提升技術降低成本,通過創新服務吸引顧客,而不是陷入一種互相抄襲、通過打價格戰提升競爭力的惡性循環。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