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倉”成了超級明星
它的名字出現在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新華社要聞的重磅報道中;
它的身影出現在東方衛視、上視新聞綜合頻道的黃金時段新聞里;
同時被中新社、澎湃新聞、解放日報、新聞晨報等官方媒體報道;
騰訊、新浪、搜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網媒轉載了相關報道……
快倉計劃干一件大事!
以下是來自快倉PR的詳情報道
8月31日,在AI領域最高規格會議——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代表上海產業發展方向的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智能機器人領域,全球第二大智能倉儲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快倉智能)與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宣布,將在上海共建“快倉(寶山)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快倉智能創始人楊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產業園定位為快倉智能的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遠期目標是要做全球智能機器人行業的創新基地和“黃埔軍校”。
據悉,未來,依托“快倉(寶山)全球智能機器人產業園”,快倉智能計劃構建集研發、測試、制造、應用為一體的自主領先技術創新孵化鏈,聚焦AI、機器人、大數據、IoT、云計算等產業鏈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產業化所需的功能區域做前瞻性配置。例如:建立智能駕駛技術難點創研試驗公共服務平臺,聚焦研發和優化,快倉智能提供基礎技術架構和成熟可靠的機器人產品,用于測試創新性技術;建立智能倉儲機器人產品安全性、穩定性驗證實驗室,聚焦驗證和使用,快倉智能提供豐富的應用場景。
“讓AI等前沿技術更順利地走出實驗室,應用在實體產品中,賦能各行各業,同時下游用戶又能逆向指引上游技術,使后者更加緊貼市場痛點實現高效益研發,最終使智能機器人行業的供應鏈更柔性敏捷智慧。”楊威這樣闡述以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為定位,建設世界級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的價值。
扎根于上海的快倉智能,是國內首批從事智能倉儲機器人研發制造應用的企業,也是單倉部署智能倉儲機器人規模全球第二大的企業。與全球早期布局者亞馬遜只將智能機器人作為自身倉儲設備不同的是,快倉智能已服務全球15個國家、20多個行業的用戶,“快倉智能要做的是四面墻內智能駕駛,服務所有用到倉庫、工廠的行業,機器人是基礎產品,智慧大腦級操作系統和解決方案是靈魂。”
從全球來看,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的增速和前景十分可觀,Tractica預測,全球倉儲和物流機器人出貨量將從2016年的4萬臺增至2021年的62萬部,市場收入將從2016年的19億美元增至2021年的224億美元。快倉智能2014年進入這個行業,2017年起整個行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有媒體報道:據不完全統計,國內約有50余家倉儲機器人公司;據公開資料估算,第一梯隊企業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約達到80-90%。
盡管國內智能倉儲機器人行業已形成一定的格局,但從發展時間和程度來看它還很年輕,因此存在不少亟待提升的地方。據了解,在感知、決策、執行方面,整個行業的技術還有較大優化空間,例如:自動導航避障、系統調度、環境感知、機器通訊等。同時,前沿技術研發出來之后未能快速落地而停留在實驗室也是行業發展的掣肘之一。楊威表示,希望能依托全球研發+場景驗證中心推動行業級技術創新、全產業鏈完善。
AI對智能駕駛的提升主要體現在環境感知與決策中,在環境感知方面,傳統的算法很難達到高精確度,快倉智能采用基于圖優化的構建地圖算法,使它能夠在算力和建圖效率、精度上取得平衡,即把點云數據和視覺采集的紋理信息融合成為地圖元素,把環境感知、導航定位、末端定位等技術穿插在一起,通過注冊、標記等方法,形成一個結構化語義地圖,從而使得機器能夠像人一樣理解周遭環境,貨架、托盤、貨物、車輛、人,對于機器來說不僅僅是離散的數據,而是具有含義并能夠理解其行為的某個物體。對于用戶而言,這些技術提升的是運行效率、倉儲效率、安全性、穩定性。
無論是AI領域,還是智能機器人領域,需要加碼技術創新,但當前更缺的是能夠驗證和指引技術的場景,快倉智能此次布局恰恰有效解決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科學家和企業家們探討的這一全球難題。
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作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倉儲機器人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快倉致力于打造下一代智能機器人及機器人集群操作系統,讓智能機器人成為智能制造、智能物流的基礎設施,實現“四面墻內智能駕駛-讓人類不再搬運”的偉大愿景。快倉作為一家以智能技術驅動的創新公司,全球研發人員數量超400人,憑借在人工智能、機器人、自動駕駛、深度學習、數據分析等領域的豐富經驗,賦能傳統行業,打造智能物流新生態,已與國內外60多家世界知名的企業和機構建立合作,應用場景超過200個項目和20個行業。
快倉系統解決方案可以為傳統倉庫作業模式節省5-7成人工,并有效提高平效,降低錯單率,產品損耗率和訂單消耗品開銷等,從而大幅降低倉庫的運營成本。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