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世紀第一次工業(yè)革命開始,從織布“飛梭”、瓦特蒸汽機,到稀松平常的“馬路沒馬,汽車滿地”,機器代替人力,早成了不可逆轉的大勢所趨。而如今隨著全球勞力增長率的下降導致人力成本逐步攀升,更是加速了機器人的發(fā)展。馬云打造無人超市,順豐使用無人機快遞,海底撈推出無人餐廳……技術進步正在將機器可能做到的事情推向極致。
勞動力短缺可以說是清潔行業(yè)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相關數據顯示,清潔行業(yè)的人力成本占據總成本的一半以上,而辦公場所、休閑娛樂等公共空間都與清潔行業(yè)密不可分,商用清潔機器人必然擁有極為廣闊的應用空間。
不知疲倦的“環(huán)衛(wèi)工”——高仙機器人
2013年,程昊天等人在張江創(chuàng)辦了高仙機器人,通過SLAM同步定位與地圖構建技術研發(fā)出可移動式服務機器人,首選的細分領域便是商用清潔。高仙機器人做過數據統(tǒng)計,在大型商場、機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安裝眾多傳感器的清潔機器人,清潔效率遠超人力,可達2000㎡/h。
▲高仙機器人實驗測試中心下線的商用機器人
據了解,高仙商用服務機器人目前已經出售至新加坡、澳大利亞、卡塔爾等7個國家超過200個客戶,全球累計運行里程超過300萬公里。
倉儲“搬運工”——木蟻機器人
電子商務的不斷擴張,對倉庫工人的需求高速增長,倉儲物流機器人可在物流行業(yè)的轉型升級中發(fā)揮積極作用,尤其是在人力勞動最繁重的搬運環(huán)節(jié)以及需要較多勞動力資源的分揀環(huán)節(jié)。
Mooe-F1托盤搬運機器人
Mooe-M8通用型物流機器人
木蟻機器人于2016年在張江成立,專注于開發(fā)易于操作、使用靈活且安全的無人駕駛搬運機器人,以幫助用戶提高工作效率。木蟻推出的托盤搬運機器人Mooe-F1最大載重為1500Kg,可以實現原地旋轉,對環(huán)境高度適應,能同時取代叉車以及叉車工人,完成大件貨物自動化運輸任務。如此將改變未來工廠、倉庫的貨物搬運方式,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此外,該機器人為超薄版棧板無人搬運車,搬運高度可達95cm,相對于傳統(tǒng)的無人叉車來說這種“具有革命性”的高度將被使用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之中。
給掃地機器人按上眼睛——黑眸科技
雖然掃地機器人早已走入尋常百姓家,但它們的智能化程度卻令人堪憂。如今市面上大多掃地機只有隨機清掃模式,無法進行路徑規(guī)劃。2017年初在張江成立的計算機視覺公司黑眸科技,目標就是“把視覺帶給機器”。黑眸科技的視覺導航模塊是一個軟硬件一體的視覺核心器件,擁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可適用于所有移動機器人。而黑眸選擇的第一個應用場景就是家用掃地機器人,現帶有黑眸科技的機器人已經實現落地量產。
安裝上黑眸視覺器件的掃地機器人啟動時會自行建立環(huán)境地圖,了解自身所處的位置,分辨出已打掃區(qū)和未打掃區(qū),提高掃地效率。在掃地過程中機器人能夠360°感應周圍環(huán)境,自適應導航和視覺定位,實現自主躲避障礙物,如此“眼觀六路”打掃起來自然得心應手。
地鐵隧道巡檢員——擎剛機器人
為了讓廣大上班族可以有便利、綠色的地鐵出行方式,每天凌晨,地鐵隧道巡檢工們都要進入隧道,沿著鐵軌的兩側巡視,工作環(huán)境艱苦不說,很多問題依靠人工根本無法快速識別、判斷。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出現,則能輕松解決地鐵的運維問題。
位于張江科學城的企業(yè)擎剛機器人成立于2017年,著重于IDC機房巡檢機器人和隧道高速軌道巡檢機器人的研發(fā)。據悉,擎剛地鐵隧道巡檢機器人已與上海地鐵2號線達成合作,用于地鐵隧道的巡檢,替代部分人力,實現地鐵隧道重大施工作業(yè)的實時監(jiān)控,減少運行故障率。擎剛地鐵巡檢機器人能夠建立科學的巡檢系統(tǒng),按時按需進入隧道巡檢,偵察到很多人肉眼無法察覺的問題,實現地鐵自動化檢測,成為巡檢人員的好幫手。
隨著機器人產業(yè)的成熟,以及世界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在新一輪技術革新中,張江的機器人產業(yè)爆發(fā)出強勁的生命力。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服務機器人代替人類勞動,在保證工作效率的同時避免人力諸多不穩(wěn)定因素。各類機器人的不斷涌現為我們勾畫出一個未來的世界,機器人或將成為全球勞動市場的主力軍。
(此文系轉載,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