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在于東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后,日本在2015年開始啟動機器人產業巨額投資。
考慮到奧運會期間東京的外國游客將達到3300萬人,可能會引發導游、警備、運輸等人手不足,眾多大學、企業都在為此研發相關機器人。對日本政府而言,機器人產業成了振興經濟的引擎。
在中國市場,機器人產業同樣在迎來熱潮。和日本不同的是,中國產業驅動力在于5G技術的探索應用、人工智能的成熟發展、產業互聯網與數字經濟融合以及以零售、物流、工業制造等垂直產業的自然需求。
數字化升級渴望機器人,大家都在談人工智能、數據算法、技術中臺。事實上,機器人也是產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拼圖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自全球各地機器人領域的180余家知名企業展示了700多款產品。一批中國企業掏出了完整實用的解決方案。
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一些發展趨勢。
一、強需求與卡脖子
2018年11月,設在德國的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發表了一份名為《2018年世界機器人-工業機器人報告》的文件。
這份文件顯示,2017年全球機器人出貨量達到創紀錄的38.1萬臺,比上一年增長了30%。與2016年相比,2017年銷售額增長了21%,達到162億美元的新峰值。
文件尤為關注到了中國、日本這兩個國家的機器人發展狀況。
2017年,中國機器人需求最強,銷量約為13.8萬臺,市場份額占全球總供應量的36%,比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需求量還大,大幅擴大了市場需求主導地位。
出現這個現象的原因大概是三點。
1、5G技術爆發,5G技術與網絡正在引發新的技術革命,自動化環節及程序將被大量應用,依托于5G技術的探索與應用,機器人正在成為最先爆發的行業之一。
2、AI技術成熟,機器人需要大量AI技術做支撐,機器人的學習需要通過學習算法獲取新技能或適應其環境的技術,包括運動技能、交互技能以及語言技能等。
3、產業互聯網崛起,阿里、騰訊等巨頭正在倡導數字經濟的概念,希望通過技術為實體經濟增效降本,機器人在零售、家裝、物流等很多具體應用場景都有發揮空間。
4、細分領域強需求,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并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尤其是工業領域,服務業等日常生活之中也逐漸出現了相關需求。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機器人供應商的全球市場份額從2016年的31%下降到2017年的25%。
日本制造商在2017年則是交付了全球機器人供應量的56%。這使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工業機器人制造商。與2016年相比,日本機器人出口率增長了45%。
一方面是機器人需求大漲,另一方面卻是中國機器人供應商全球份額還隨之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國機器人制造業目前還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相比于日本等國家有很大差距。
原因還是出在“卡脖子”的問題上。在這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懷進鵬就提到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新材料、核心零部件、主控芯片操作系統以及自主學習、協同控制算法等細分領域是核心競爭要素。但國內還面臨著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瓶頸,要解決卡脖子問題和發展核心技術提供發展后勁。
二、技術、場景、服務的融合
想要讓機器人產業真正得到全方位發展,必然需要技術、場景、服務實現融合。
這三者就像是一個鐵三角,技術決定了機器人能不能作為產品落地,場景決定了機器人能不能和生活融合,服務決定了機器人能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實際上,這一次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云紳智能帶來的機器人產品就展現了相對成熟的發展思路。
云紳智能是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旗下的高科技子公司,業務方向主要是研發、生產場景化智能設備和軟件服務。
去看云紳智能旗下的機器人產品線會發現,其中包括商場服務型機器人、清潔服務型機器人以及裸眼3D全息屋等。
云紳智能和紅星美凱龍之間的關系很有意思。紅星美凱龍旗下除了云紳智能外,還有紅星美凱龍信息技術公司。
云紳智能主要的任務在于研發創新型產品,提升顧客在購物中心的體驗,而紅星美凱龍信息技術公司則是可以提供支撐,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的各種信息化系統以及大數據分析。
這兩家公司已經研發出了商場服務型機器人“大天使”和清潔服務型機器人“潔寶”、3D透視和圖像融合的全息屋,配備人工智能引擎和擁有情感交互機器人技術的商場智慧化大屏。
從技術的層面去看,云紳智能基本掌握了人工智能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如語音語義、視覺場景識別、智能決策、SLAM 導航,底盤跟隨等尖端技術。像商場服務型機器人“大天使”基本融合了當前AI技術的幾個大面以及機器人諸多硬件技術。
從場景的層面去看,紅星美凱龍本身就有強需求,作為國內家居流通業的領頭羊,一直在試圖用高新技術構建高度智能化的商場購物環境。因此機器人本身就在紅星美凱龍的未來提升商場購物體驗的規劃之中,而且容易在自家體系內得到落地。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未來紅星美凱龍將部署超過20000臺機器人服務于其所有的商業項目中。
從服務的層面去看,當前零售、家居市場用戶本身就存在相關強需求。比如在商場之中,經常會出現顧客找不到一家犄角旮旯店面的情況,用商場服務型機器人“大天使”去導航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家居市場也經常出現圖紙和實際裝修完全是兩碼事的情況,云紳智能3D全息屋系統則是可以呈現一個完整真實的畫面。
在技術、場景、服務都相對完整的情況下,云紳智能一方面在完成對紅星美凱龍升級改造的同時,還可以走B2B的商業模式——在地產、零售、家居等領域為行業客戶提供機器人解決方案。
要知道紅星美凱龍甚至還對外開放了數據中臺解決方案,通過其打造的另一家科技公司——美凱龍信息,來幫助其他企業數字化升級。
云紳智能旗下的諸多機器人未來在不僅僅可以為商業地產運營商實現商場智慧化消費體驗的升級,配合美凱龍信息的數據中臺、智慧化商場解決方案等信息系統,可以推動行業的數字化升級。
可以說,云紳智能這些機器人產品,就是紅星美凱龍撬動地產、零售、家居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支點。
要技術有技術、要場景有場景、要服務有服務,這些舉措不僅呈現了完整的生態閉環,而且有一套面向未來的數據、硬件、軟件解決方案。
三、數字經濟需要機器人
2016年,日本經濟產業省近畿經濟產業局研究員板倉孝雄通過對日本機器人相關企業和機構進行采訪調查,并與市場預測相結合曾得出過這樣一個結論:
機器人產業帶動間接關聯產業部門的“間接波及效果”相當于機器人產業帶動直接關聯產業部門的“直接波及效果”的2.38倍。
原因在于,通過開發“人、機器人與信息系統”這三者相互融合的技術,可以提高機器人的人工智能水平,推動機器人與互聯網的融合,并運用基于互聯網的云計算、大數據增強機器人的認知和“思考”能力,智能化的機器人可以讓產業效率得以提升。
機器人的“智能化”與“網絡終端化”同樣可以促使機器人技術向全產業鏈滲透,推動產業技術全面提升、轉型升級。
對中國來說,龐大的經濟結構同樣需要機器人產業去緩慢滲透,數字經濟需要機器人作為拼圖在其中,和AI、5G等新技術碰撞融合,最終帶來化學反應。
每一個時代總會有一個時代的代表產業。
如果說18世紀60年代是電氣革命的時代,當時的德國西門子和美國通用電氣主導了幾十年的變化。那么今天5G+AI+機器人則是即將開始未來幾十年的產業變革。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