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旗下商業頻道 (CNN Business),這些機器人大多將在美國各地門店內服務,負責擦洗地板、掃描外包裝、卸載貨物以及跟進庫存。
為了削減日益增加的成本,機器人將替代人類從事低水平工作,比如清潔維護和基本庫存工作。新的卸貨機器人已經在數百家門店的裝車平臺投入使用,它們可以一邊自動對商品進行掃描和分類,一邊將貨物卸下運輸卡車。不久后,這類卸貨機器人將在1,100多家門店內投入使用。
沃爾瑪CEO董明倫 (Doug McMillon)在接受CNN采訪時表示:“實現部分工作的自動化后,員工能有更多時間做令他們有成就感的工作,也有更多時間與顧客交流互動。”在沃爾瑪看來,增加機器人不僅能提高效率、增加銷量,還有助于減少員工流動。
機器人的市場反饋及其在數百家門店的應用已經證明了其高效性。但是,用機器替代人力究竟為何能減少員工流動呢?大概是因為你既然不雇傭人,自然也就沒法“走人”了……所以人員流動率降低了?
這個論斷正確與否還有待考證。不過,增加機器人能賺取更高利潤,這一點倒確實有強有力的支持。
今年三月份,沃爾瑪首席財務官邁克爾-達斯蒂格 (Michael Dastugue) 在一次分析會議中說到:“隨著我們不斷發展,某些工作注定要消失。”如此輕描淡寫的語氣,-達斯蒂格無意間已摘得年度“最低調”桂冠了。他要傳達的信息很明確——機器人將繼續替代人類從事低水平工作。沃爾瑪表示,投放機器人會讓人們的工作更加多樣化,畢竟機器人做了人們不喜歡的工作。
利潤 vs 人
眾所周知,2018年多家零售業巨頭申請破產。受破產影響,西爾斯百貨(Sears)、Diesel、Beauty Brands、Mattress Firm等多家零售商正在經歷重組或退出舞臺。對自己的人,沃爾瑪仍肩負重任(假設這里的“人”代指“股東”的話)。沃爾瑪應用新技術也是出于商業考量,員工只能選擇適應這一趨勢。尤其是考慮到Bossa Nova Robotics公司的最新研究,其中得出的數據出乎意料。(充分披露:沃爾瑪及其他零售商所使用的檢查庫存的機器人由Bossa Nova生產。根據CNBC,Bossa Nova融資7,000萬美元,是卡耐基-梅隆大學支持成立的初創公司,生產的機器人在整個零售業掀起變革)
零售業命懸一線,利潤率正在萎縮,零售業者要求生存,就必須靠創新。
圖片來源:沃爾瑪官網
目前,庫存是重點
根據100名零售業高管(公司收入均超5億美元)的反饋;有99%的高管表示公司在庫存方面存在某些問題。此外,調查還顯示:
-87%的高管認為庫存不準確導致的損失高于失竊。
-92%的高管表示,他們的門店將更多時間用在尋找庫存出了哪些問題,而不是采取行動解決這些問題。
-有81%的高管透露,盡管有了新技術,他們仍覺得自己的門店還在努力跟上新技術,甚至已經落在后頭了。
-76%的高管表示,機器人走進商店,將提高員工生產力。
零售業命懸一線,利潤率正在萎縮,零售業者要求生存,就必須靠創新。更重要的是,此事對就業的影響不可小覷。要確切地平衡以下3點:把拖地板等不受人喜歡的任務交給機器人做,提高關鍵業務效率(如解決庫存問題),考慮人的因素。沃爾瑪采用科學技術來改善利潤率,這一點并不出人意料。但是,機器人走入商店、來到卸貨點后,會對人產生什么影響?Bossa Nova聯合創始人Martin Hitch表示,顧客非常認可這種新型機器。在接受《機器人商業評論》(暫譯名;英文為Robotics Business Review)的采訪時,他說:“只要兩周——最多4周——(顧客)就接受了這些在身邊移動的機器。”至于員工對此有何回應,有關評論則較不那么清楚。
無論我們是否喜歡,自動化無處不在。福布斯12月的一篇文章顯示,透明人工智能正在日益融入各行各業的業務流程。最近,高德納的一份調查顯示,軟件自動化將導致180萬個就業機會消失,也將創造230萬個就業機會。雖然有各種預測,但是機器人對零售業的凈效果尚不明朗。近期,電商日益風靡,實體店已經受到沖擊。不過,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似乎毫無放緩跡象。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