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娃哈哈要投資成立浙江娃哈哈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下稱“娃哈哈機器人”)的消息引發關注。從純凈水到非常可樂,再到AD鈣奶、營養快線,娃哈哈旗下產品一度成為中國80后和90后的集體回憶。
在過去的30年里,娃哈哈曾嘗試過進行多元化發展,做過童裝,奶粉,商場,白酒等,但這些都不及飲料生意成功。在主業乏力,多元化發展不理想的情況下,娃哈哈機器人能否成為娃哈哈新的利潤增長點?
再造新業
天眼查顯示,娃哈哈機器人成立于2019年3月27日,注冊資本為4000萬元人民幣。法人為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其中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最大股東,占股65%,另外兩位股東為浙江數脈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數脈”,占股25%)、鮑成樂(占股10%)。
工商信息顯示,娃哈哈機器人的經營范圍包括智能機器人、機器設備及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與銷售,以及磨拋智能技術的開發、轉讓、技術服務、技術咨詢等。
關于成立娃哈哈機器人,宗慶后曾發言,娃哈哈做機器人主要基于兩大判斷,一是體力勞動已經無人愿意做,二是危險、危害健康的工作不應該靠人力勞動。另外,宗慶后還認為,智能元件比機器人重要,因為核心零部件高度依賴進口,機器人制造成本目前很難降低。
《投資者網》整理公開資料發現,娃哈哈機器人的兩位股東,浙江數脈以及股東鮑成樂控股的浙江營領,是兩家高度關聯的公司,浙江營領的首席科學家暨聯合創始人陳智勇,為浙江數脈的法人。浙江營領官網顯示,公司的核心技術涵蓋制造業系統的非線性控制研究、智能機器人系統控制、納米定位系統控制、機器視覺及智能醫療系統軟件集成開發。公司目前擁有微納米定位控制器、傳統制造業升級方案、基于視覺的自動測距系統三大科研成果。
基于控股公司目前的研發方向和成果還停留在智能元件的開發及應用上,娃哈哈機器人是否會側重于機器人產業的上游供應鏈端,為下游企業提供智能元件,《投資者網》就此問題致電并致函給娃哈哈公關部,對方未予置評。
有業內分析師認為,娃哈哈機器人是娃哈哈順應時代發展趨勢而投資設立,但能否將趨勢變現,是娃哈哈需要面對的難題。
《投資者網》整理wind數據發現,在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業,截至2018年8月31日,企業單位數已達到765家,出口交貨值亦不斷攀升,已達到97億元。總營收達2201億元,同比增長5%,但較2018年2月份385.92%的增幅已大幅減緩。同時,虧損的企業數量及企業的負債亦在攀升,銷售費用高企。截至2018年8月31日,有198家企業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面達26%,虧損額達16億元,同比增長33%。銷售費用達68億元,同比增長25%。負債合計2009億元,同比增長20%。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業前景利好,但實際經營情況似乎并不十分理想。入局機器人與智能制造業,娃哈哈能否成功分食蛋糕,留待觀察。
發展隱憂
投資設立娃哈哈機器人,是娃哈哈多元化發展的另一大舉措。此前,娃哈哈還涉獵過童裝、奶粉、商場零售、白酒、智能制造、無人便利店等產業。有業內人士指出,娃哈哈最開始的多元化產業,都是圍繞主業飲料業務在開展,但后續的動作,可能更多是在順應趨勢,如娃哈哈機器人。
以娃哈哈的商場零售產業為例。2012年,宗慶后斥資17億元投資設立娃歐商場,定位于中國中產階級消費人群,銷售比較小眾、知名度較低的歐洲品牌,還計劃5年內在全國開設100家連鎖店,但后期被爆出經營不善。目前,娃哈哈童裝、商場都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其他業務也相繼告吹。
娃哈哈不斷嘗試多元化轉型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娃哈哈主業發展面臨的隱憂。
娃哈哈曾在主業上嘗試創新,不斷推出新型產品品類,如碳酸飲料、奶茶飲料、茶飲料、以及啤酒等,但大都反響平平,甚至被指其“產品研發為跟隨策略”,即市面上哪些產品叫座,娃哈哈便跟隨其后開始研發類似產品,如非常可樂之于可口可樂、娃哈哈花生牛奶之于銀鷺花生牛奶。
此外,娃哈哈的核心單品近幾年的銷售業績也開始面臨斷崖式下滑。以營養快線為例,在2014-2016三年間,營養快線的銷售額分別為154億元、115億元、84億元,已下滑近一半,而營養快線在高峰時期的年銷售額曾達到200億元。
在廣州市各大商超、便利店,AD鈣奶、營養快線、純凈水,成了賣場貨架上僅剩的娃哈哈產品,娃哈哈的其他產品難覓蹤影。在娃哈哈天貓旗艦店,銷量最好的產品依然是AD鈣奶。
對于2012-2017年娃哈哈營收下滑的現象,宗慶后曾對外界發言,稱主要是因為三聚氰胺及“營養快線引發白血病”謠言等事件的影響,但在包裝水類的市場份額,亦開始被怡寶、農夫山泉等品牌蠶食。有了解娃哈哈的人士指出,娃哈哈的多元化經營分散了宗慶后及管理層的時間及精力,從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主業的發展。
2018年10月份,宗慶后曾發言,稱娃哈哈會將主業聚焦在保健品上,如羊奶粉、代餐粉的研發,以及中醫醫療、生物工程技術應用等,解決中國人的亞健康問題。然而,隨著最近國家對保健行業看管政策的收緊,此類項目是否有提上日程,《投資者網》就此問題致電并致函給娃哈哈公關部,對方未予置評。
1987年,時年42歲的宗慶后從踩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地銷售棒冰、汽水、作業本開始,一手締造了飲料巨頭娃哈哈。值得肯定的是,娃哈哈已發展成為了中國飲料的標桿企業,堅持不負債、不發行債券、不貸款,完全依靠自己資金運作。宗慶后亦成為了中國制造業的一面旗幟。但娃哈哈面臨的老齡化亦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宗慶后為保持企業基業長青所作出的一系列多元化嘗試,包括娃哈哈機器人的設立,是否有變現能力,如何與主業平衡,尚待考證。(思維財經出品)■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