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下午,教育部最新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呼聲極高的人工智能專業被列入新增審批本科專業名單,全國共有35所高校獲首批建設資格,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專業至此正式進入本科專業大家庭,可見人工智能教育建設在我國已經掀起熱潮,也意味著以后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投入到人工智能的研發當中去。
這當然是件與時俱進的好事情,不過也有些人對此卻表示出憂慮。他們認為,現代人們在對人工智能這一領域的發展對人類會造成哪些影響認知不夠的前提下,對人工智能的研發熱情過高可能會引發“機器人”時代的提前到來,屆時真正的人類可能對此會措手不及,所以很可能會危及地球人類。
這話聽起來似乎有點道理。因為人工智能再發達,也是人工的,屬于非生命范疇,那也就是說將來擁有人工智能的“機器人”肯定和生物人不是同一個物種了,那不等于是“外星人”嗎?地球人在對自己的認知尚未發達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就要計劃著與“外星人”去和睦相處,這確實存在著一定潛在危險。霍金不就在生前曾“警告”過人類不要同外星人接觸嗎?因為霍金認為,外星人也許非常強大,捏死現今這個階段的人類就像捏死一只螞蟻,所以,同外星人接觸的后果是當代人類無法承受的。
不過,認為現如今人們加快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和開發會過早導致“機器人時代”的提前到來并危及到人類安全這一說法,還是有些既然杞人憂天了。不要說人工智能不是外星智慧,機器人也絕非等同于“外星人”,就拿已經獲批的人工智能這門專業學科來說吧,由生物熱人“真人”擔任的人工智能研發人才要通過學習包括通識教育、數學與統計、科學與工程、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機器人等11個課程群共64門課程且要完成所需學分才可能被打造出來!也就是說,將來能從事人工智能研發的人才,個個都將是用知識和智慧武裝到牙齒的生物人“真人”!
所以說,就算將來配備了“人工智能”的機器人會出現在人類社會的各行各業中,就算將來的“機器人”再怎么先進怎么發達,可到那時候人類對“人工智能”這門新興學科的研究和開發也必然是非常成熟和完善的了,而且相信這個領域的人才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強,肯定是完全可以把控和操控好“機器人“為我們這些“生物人”服務的!所以說大可不必因為“人工智能”學科的興起而擔憂機器人時代的提前到來,也大可不必“杞人憂天”你說是不是?
附:獲批開設人工智能專業的35所高校名單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提供者。)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