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據初步統計,智能制造試點在進行改造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2%,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30.8%。
中國自2015年起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四年來,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在全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智能制造發展路徑,有效推動了中國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未來,中國將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促進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發生根本性轉變。
2015年,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共遴選出305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覆蓋92個行業類別、31個省級行政區,促進關鍵技術領域實現突破、產業協同創新,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共拉動投資超過千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工信部11日于北京召開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經驗交流電視電話會議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介紹說:“總結過去幾年的實踐,我們聚焦制造的關鍵環節,注重試點先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注重標準引領,解決技術融合難題;注重創新迭代,探索系統解決方案;注重復制推廣,加快面上整體提升。通過不斷探索、反復試錯,取得了較好成績,有效促進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據初步統計,智能制造試點在進行改造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7.6%,最高3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1.2%,產品研制周期平均縮短30.8%。在此基礎上,中國初步建成208個具有較高水平的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2015年成為中國首批智能制造試點的中國海爾集團因此受益匪淺,海爾集團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曉強介紹說:“海爾從2015年建成第一家互聯工廠到現在,到現在已建成11家全新互聯工廠,互聯工廠建設速度和周期呈現指數級增長,已經在全球20個國家在復制,包括美國、印度、俄羅斯等,證明了其模式可以跨文化復制,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普適性。”
當前,世界正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時期,數字經濟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楊國榮認為,智能制造是一種新業態和新模式,中國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尋找適合企業自身的解決方案:“數字化是基礎,開展智能制造首要解決的基礎就是產品數字化的設計和制造模式的實現,網絡化是手段,網絡制造是智能制造的引擎,可以助推企業實現資源共享、組織協同和資源的優化配置,數據定義和管理是關鍵,需要整體規劃持續推進。”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的新型生產方式,同時也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目前,中國要深刻理解世界產業變革的新態勢,也要清醒認識中國制造業發展面臨的新挑戰,更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帶來的新機遇:“我們要堅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匯集社會資源,集合多方力量,加強協同創新,推動全球技術要素和市場要素配置方式發生深刻變化,促進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發生根本性轉變。”
辛國斌提出,在新的形勢下,中國將堅持既定的目標和方針,進一步強化統籌協調,著力補齊短板,加強機制創新,分類精準施策,擴大開放合作,推動中國制造業智能化發展。
2024-08-29 14:47
2024-02-05 22:01
2024-01-17 07:00
2023-12-25 05:49
2023-12-25 05:12
2023-12-21 09:21
2023-09-10 07:56
2023-08-21 09:49
2021-12-31 16:10
2021-02-08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