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隨著科沃斯的上市,服務機器人表現十分搶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預計,服務機器人“十三五”期間年銷售收入將超300億元。
硬幣的另一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近日舉辦的2019年中國機器人行業年會上了解到,服務機器人還處于手機行業的“大哥大時代”,剛剛走過裂變,走向扎根階段。
談到服務機器人的發展趨勢,北京康力優藍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劉雪楠告訴記者,服務型機器人將和人工智能有更多的結合機會。具體而言,底層技術會逐漸趨同,每個領域都有幾家大公司去做,甚至出現巨頭;同時在一些細分領域,將會進一步地裂變和細分。
劉雪楠是服務機器人行業的“老兵”。2016年底,那一年也被業界譽為“服務機器人元年”,劉雪楠曾對《每日經濟記者》表示,服務機器人正處于高速裂變期,底層技術趨同出現巨頭是趨勢,而在細分領域將會涌現不同應用端的“新星”,將在各行各業出現具有代表性的服務性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的時代已經開啟,歐盟、日本、韓國,在這方面的投入遠遠大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未來的市場幾乎是沒有天花板的。”此前,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曲道奎也對記者表示,他對服務機器人的前景頗為看好。
時隔兩年,當記者再次和劉雪楠談及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階段,他給出的關鍵詞是“扎根”。在劉雪楠看來,隨著行業的變革,各類服務機器人應運而生,而在近年來,需要思考怎樣讓這它們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扎根市場。
從業者的感受和行業的變化密不可分,從概念興起到加速裂變再到扎根市場,目前服務機器人涵蓋客服、酒店、醫療、教育等領域。而在2018年,最讓機器人市場興奮地莫過于服務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上市了,這一事件被外界稱為是服務機器人領域的標志性事件,也意味著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又進入了新的階段。
按照業界的共識,在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方面,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些“卡脖子”的地方,但在服務機器人這一領域,全球尚處同一賽道上。
除了技術方面的迭代和資本的變革,消費者的觀念也需要改變。劉雪楠向記者表示,目前服務機器人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痛點。以服務機器人為例,相關影視作品的渲染讓消費者對于機器人有一定的期望值,希望通過低成本獲得高期望。而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想要讓服務機器人走向家庭,也需要提升消費者的認知。
在劉雪楠看來,整個服務機器人產業從2016年至2018年呈現迭代式發展,一方面有大量的企業被淘汰,另一方面也有新的企業不斷涌入,優勝劣汰不斷洗牌。但縱然如此,整個服務機器人行業還處于手機的“大哥大”時代,電腦的“286”時代,未來還有較大發展空間。
劉雪楠表示,顏值經濟也成為服務機器人加速發展的一大要素,越要越多的用戶想要擁有好看、好用的服務機器人。但他同時提醒稱,不論產業如何變革,服務機器人的基礎科研必不可少,就像面包店不能缺少面包和奶油,只有基礎軟件和硬件方面打好地基,才能延伸出更多場景。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21-07-12 10:01
2021-05-22 09:04
2021-05-15 09:58
2021-05-14 08:43
2021-04-13 13:59
2021-03-31 13:54
2021-03-31 08:42
2019-06-04 08:51
2019-05-28 11:35
2019-04-26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