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已經席卷全球,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存狀態。然而,就在資本市場熱切地期待移動互聯網催生出更多新應用服務、更多新商業模式的時候,由技術水平不足導致發展的瓶頸已然出現。與此同時,為突破上述瓶頸,新一輪更激動人心、更值得期待的人工智能技術革命風暴已經誕生,將成為未來10年乃至更長時間內IT產業發展的焦點,將再次并更加徹底地顛覆世界。
在未來幾年內,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將遠遠超過個人計算和互聯網在過去30年間已經對世界造成的改變。我們希望在未來能搭建起人工智能的體系框架,并啟迪人類深入發掘人工智能的力量,從而成功駕馭這一新風口。
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有一些顯著的特征,即計算機大部分領域持續的指數級增長、數字化信息的爆炸式增長和重組式創新。這三種力量所帶來的突破正在把科幻小說變成我們每天的現實,其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我們近來的預測和理論。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切并沒有終點。
因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是指數級增長的,數字的和重組的力量使得我們人類越來越有可能創造歷史上最重要的兩個“一次性”大事件:真正多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現,以及這個星球上大多數人們可以通過共同的數字網絡彼此溝通互聯。在這些進步中的任何一個都無法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增長前景,但當它們結合在一起,就會比工業革命以來的任何推動力都要強大,它們將永久地改變這個物質世界的運轉方式。
在人工智能發展的過程中,它可能會帶來一些麻煩,但會思考機器的發展一定是一種社會進步的力量。人工智能除了強大的性能和實用性之外,還加速了第二次機器革命時代的到來,人與人之間實現了數字化互聯互通。
出色的思想和創新一定能夠解決我們面臨的挑戰、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讓我們能夠更輕松自如地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一個千真萬確的事實是,除了氣候變化之外,過去所有環境的、社會的以及個人的健康指數都出現了提升,即使整個世界的人口數量一直都在增長。
這種提升并不是一種幸運的巧合,它是有一定的因果關系的。正是因為人口的增長,才會有更多能夠提升我們所有人生活和工作狀態的好的創新思想,很多事情才能變得更好。經濟學家朱里安·西蒙(Julian Simon)是最早做出這種樂觀性評述的專家之一,他在其職業生涯中不斷地提出并重復著他的理論。他寫道:“從經濟意義上來看,你的思想甚至要比你的嘴巴或手更重要。長期來看,人口的規模及其增長最重要的經濟影響是額外增加的人口對我們所積累的實用知識的貢獻。這種貢獻從長遠來看非常巨大,足以削減掉人口增長所帶來的所有成本?!?
事實上,理論和數據都在支持西蒙的觀點。重組式創新理論強調,有更大的群體研究并應對各種挑戰、有更多富有智慧的頭腦去思考如何使用已有的“積木”搭建能夠滿足他們需求的創新模式,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種理論同時也強調,人的因素在過濾、篩選以及提升創新思想的過程中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有的數據,包括從空氣質量到商品的價格,再到暴力事件發生的程度,都表明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一直在進步。也就是說,這些數據顯示出,人類擁有超強的能力來應對所面臨的挑戰。
人工智能同樣可以作為一種服務,你不用自己編寫人工智能,你可以通過百度、谷歌購買人工智能,然后把它用于各種全新的用途,使得你的工作更加具有智能化,最后會結出非常令人難以置信的成果。因此,人工智能會成為一種服務,你不需要去擁有人工智能,你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去購買就行了。
國內外的智能行業都有眾多技術引領下一代的趨勢,成為開啟人們下一波創新的動力,同時吸引無數聰明的頭腦和龐大的資金向其靠攏,更重要的是這些技術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顛覆當下的世界。
近幾年因為深度學習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些喜人的進展,這個領域才又開始火了起來。借助于深度學習算法,人們似乎終于找到了如何解決“抽象概念”這個橫亙在機器學習領域多年難題的方法。
迄今為止,大數據生態系統專注于大量數據搜集、管理和策劃。很顯然,這里也有很多關于分析和預測方面的工作。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企業用戶并不關心這一點。企業用戶僅關心產出,也就是這些數據是否會改變我的行為方式和決定。我們相信這是接下來五年將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我們也相信人工智能能把數據和更好的決策之間連接起來。很顯然,深度學習將會在這個演化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在和其他人工智能方法相結合的時候也會做到這一點。接下來的五年中,我們將會看見更多的混合系統,在這些系統中,深度學習會用于解決一些困難的感知型任務,其他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將被用于解決其他難題,例如推理等。
當前,人工智能產業化應用蓬勃發展,已成為諸多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和創業投資的熱門方向。谷歌、IB+M等國際巨頭紛紛搶灘布局人工智能產業鏈,力圖掌握人工智能時代的主動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將對傳統行業產生重大顛覆性影響,“智能+X”將成為創新時尚。人工智能將在國防、醫療、工業、農業、金融、商業、教育、公共安全等領域取得廣泛應用,催生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引發產業結構的深刻變革。
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研究和應用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等對人工智能技術提出了重大需求,發展智能產業和智慧經濟需要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創新。目前國際巨頭在人工智能技術上還沒有完全形成壟斷。我國完全有可能利用市場需求優勢、用戶數據優勢等,搶占人工智能技術和產業的制高點,掌握主動權。
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還面臨著體制機制、創新人才、基礎設施、技術水平、數據共享等挑戰。應對人工智能的市場準入方面建立更加寬松的政策環境,不斷提升信息化水平以支撐智能化發展,引進培養更多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領軍人才,同時對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社會倫理問題也應加強研究,建立健全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