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當快遞小哥,你第一反應是啥?
它怎么走路啊?會不會迷路?
外面世界這么大,你怎么找到我呀?
遇到壞人怎么辦?
讓我們跟隨機器人“快遞小哥”一起,看看他們是如何送快遞的。
華聲在線12月11日訊(新湖南客戶端·華聲在線記者 陸薇 實習生 韓丹丹)近日,機器人“快遞小哥”在長沙經濟開發區科技新城小區送快遞成為全國網紅。你知道嗎?這款3.5代配送機器人是長沙智造,是由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完成。傳統快遞站需要30名員工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機器人“快遞小哥”來了之后,只需要3到4名工作人員便可完成一個站點的配送。今天新湖南客戶端記者帶你走進這個智能配送站,看看機器人“快遞小哥”是如何送快遞的。
機器人送快遞怎樣和像人一樣聰明?
“你說它是機器人,但它又像一輛車,有著比一般車輛更好的底盤設計;但你要說它是車,它又涉及復雜的算法,除了‘車’的功能,它還有規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長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李睿介紹說。
(站內裝載人員按照地址將包裹裝入配送機器人。)
當機器人接收到指令后,它就變成了一位非常優秀的“快遞小哥”。首先,它會根據高精度自主導航定位目的地,而且它可以規劃路線,也不會迷路:配送多個快遞還可根據導航算出最適合的線路進行派送。在運輸過程中,機器人“快遞小哥”不僅能智能避障避堵,還能識別紅綠燈。
(自主導航定位目的地出發。)
記者看到,外形酷似小貨車的機器人“快遞小哥”跑得挺快,它的最高配速是18公里/時,但為保證行駛安全,它的行駛速度一般保持8-10公里/時。根據記者現場測試,相當于普通人快速奔跑速度。機器人充電一次就可以行駛30-40公里。
(規劃線路自主配送。)
除了高效,安全則是研發團隊考慮得更多的一個問題?!氨热缯f有人來破壞你怎么辦,最上面這顆360度全景攝像頭是4K的畫質,如果有人要破壞機器人,他必須在一定距離之內吧?基本上只要有這個舉動,就會被拍下來,并被傳回后臺監控室。”李睿介紹。
快遞行業的“丟快遞”糾紛,機器人“快遞小哥”也有了較好的解決方案。快遞出發前,后臺會通過語音電話與取件人聯系,并告知取件碼。到達目的地后,機器人會通知取件。“我們現在默認的邏輯就是你不在家里,我就不給你送,你不來取我就帶回去,這樣是要避免非授權人使用或者拿走,這是從安全的角度進行考慮,必須是客戶或是客戶授權的人有系統下發的驗證碼或者相關憑證,有這些信息才可以把東西取走?!崩铑Uf。
目前行深智能屬于京東的生態企業,此前已獲得京東集團生態投資,并在今年京東“618”活動期間,配合京東完成了配送機器人的全場景運營,同時參與了京東首個機器人智能配送站的建設。
(送貨完畢,排隊等候進站。)
長沙年輕研發團隊智造機器人“快遞小哥”
(行深智能部分研發團隊,左二為董事長兼總經理安向京,右三為李睿。)
“從2017年7月份公司成立至今,我們的配送機器人已經迭代到了第三代。而我們核心團隊在1987年就開始從事無人駕駛技術研究?!崩铑=榻B說。
機器人“快遞小哥”是團隊在民用商用領域的全新嘗試。如何把無人駕駛技術的“秘密”完美服務于場景,而不是生硬地在快遞站塞進一個機器人,李睿說,“我們團隊考慮了三大問題”。
首先是要讓機器人知道自己在哪兒。采用多源傳感融合感知定位技術,不依賴GPS,可以使機器人在室內、室外、地下車庫、架空層等多個場景中精準地定位。
第二,機器人怎樣知道周圍有什么。基于計算機環境理解和融合感知的傳感器系統,保證單一傳感器多功能多系統多層級復用,關鍵目標多屬性多距離冗余感知,同時所有傳感器可以實現時空的一致對準。
第三,機器人要知道去哪兒。怎么去?目的地是后臺下發的,研發要解決的就是怎么去的問題。首先要識別路上的人和車以及其他的交通參與對象,然后要對他們進行行為特征分析和預測,最后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選擇最優的路徑到達目的地。
(京東3.5代配送機器人設計亮點。)
在設計細節上,團隊則考慮得更細致。一個小小的貨遞柜門就曾讓團隊傷透腦筋,由于機器人小哥一直在行駛中,有可能出現取件后忘記關柜門,或者關得太重反而彈開等狀況,這都會造成安全隱患。因此柜門上這根彈簧的選擇就變得尤為重要。
首先得保證它能打開,還要保證打開之后,看到是哪個柜子開了。其次即使有人忘記關柜門,未關門的開合大小,也不會在行使的過程中對周邊造成影響。這根彈簧在機器人小哥身上已經是第三代。
未來,行深智能團隊想把現在的京東機器人“快遞小哥”打造成解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精品?!懊髂晡覀儠^續探索無人駕駛領域的2到3個新方向。我們想在更過的場景里打磨我們的配送機器人,讓它們既能夠適應寒冷的北方,也能適應南方炎熱的天氣;既能夠適應風和日麗的晴天,也能在霧霾、雨雪天氣運行。我們想通過無人駕駛技術嘗試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解放更多風里來雨里去的快遞小哥,我們希望成為這個行業的領軍者?!?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