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巡檢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
數據顯示,國家電網自2013年開始集采變電站巡檢機器人,截至2017年保有量約1,000臺,2020年國內110KV及以上的變電站數量將超過3萬個,需求缺口大。
智能運維將成為投資重點。國網“十二五”對電力系統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高峰結束,投資重點將從“基礎建設”向“運維”轉變,基數龐大的電力設備的監控、維護、保養等需求都將充分釋放。
現階段國家電網的運營管理能力已經跟不上電網發展的節奏,國家電網也必將在投資規劃方面更多地向電力系統運維和管理方向傾斜。
國網“十二五”智能化規劃已改進變電站運行管理方式,從傳統有人值班逐步向集中監控、無人值班方式轉變。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直屬科研單位)建立智能機器人入網檢測試驗室,并制定出階段性發展目標:2018年,開展小型化、工具化機器人應用試點,建成變電站智能機器人巡檢信息管理平臺;2020年,全面推廣小型化、工具化機器人,在公司系統變電運維班組內進行全面配置。指出要推廣智能作業、無人機、機器人等先進技術,加快推進設備在線監測、帶電檢測,開展機器代替人、“互聯網+”、大數據的研究應用。
智能化巡檢機器人無論在技術應用和功能實現方面,還是成本控制方面都對電網巡檢運維的安全性、可靠性、穩定性產生積極作用,電力系統對智能化巡檢機器人具備較高接受度。
國內首個35KV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
現全球尋求第三方合作伙伴
由我司自主研發的國內首個35KV變電站智能巡檢機器人-索維智能巡檢機器人。
索維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優勢
能克服傳統巡檢的局限性
由于智能巡檢可以克服定期檢修方式下的局限性,能夠及時發現潛伏性故障,降低事故率,并通過提高檢修的針對性,提高設備使用率,減少停機時間和開停機次數,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因此隨著電網規模擴大與智能化水平提高,這種巡檢必然替代以往傳統的巡檢模式。
能有效代替人工巡檢
傳統的變電站、配電站房巡檢主要是通過人工方式,結合檢測儀器對變電設備進行簡單定性的檢查,該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檢測質量差、主觀因素多等缺陷。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危機監控技術在變電站、配電站房的推廣使用,智能巡檢機器人系統因其靈活的控制/運行方式、不受天氣因素影響等優點,逐漸在無人值班或少人值守的變電站和配電站房執行巡檢任務,為及時發現和消除設備缺陷,預防事故發生,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發揮了作用。
智能巡檢節省成本
根據我們的調研數據,每臺巡檢機器人相當于6個巡檢人員。每個變電站平均巡檢人員數量4人,配置巡檢機器人后每個變電站只需保留一人,每個巡檢機器人服務兩個變電站計算,則每臺巡檢機器人可節約巡檢人員6人。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約為9萬元/年。考慮到電力巡檢人員屬于一線人員,我們假設其平均工資為6萬元/年,則每臺巡檢機器人每年節約人員工資36萬元,3年左右即可收回成本。
智能巡檢機器人功能強大
索維智能巡檢機器人的功能亮點:自主導航、自動回充、保障續航、自動避障系統、主動式數據采集管理、雙向語音通信功能、開放底層系統,根據需求定向研發等。
AI推動智能巡機器人的發展,AI在視頻、圖像、語音等領域的不斷發展,推動了電力巡檢機器人在圖像處理、設備音頻采集與判斷、傳感器數據采集與處理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各種深度學習算法的不斷應用,將有效提升圖像識別的適應性和準確性。
大數據平臺與專家系統:數據進入平臺后,通過多維度的數據關聯分析和數據挖掘等技術,結合專家系統等管理工具,進行輔助決策與判斷,從而提升運維管理水平。
智能巡檢機器人市場前景廣闊
電力系統是一個由眾多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設備連接而成的大系統,隨著大容量、超高壓、交直流混合、長距離輸電工程的投入運行,系統復雜性顯著提升。
輸電、變電、配電設備是電網穩定可靠運行的關鍵,努力提高電網安全運行能力、維護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成為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而電力系統智能巡
檢查是保證電力設備健康運行的必要手段,國內龐大的電網規模和輸變電設備存量,以及智能電網建設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投資,客觀上為電力設備智能巡檢業務提供廣闊空間。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
2025-04-14 14:53
2025-04-09 12:40
2025-04-08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