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在許多意想不到的地方都會遇到它,它隱藏在回轉工作臺中,與知名的 DJElectro 樂隊一起演奏;它作為觀眾坐在足球場看臺上,為主隊搖旗吶喊或者在歡呼人群背后保護著他們的安全;它也能在游樂園快速穿行,機器人不僅僅是制造業中的一件瑰寶,更是自己開辟了越來越多新的應用領域。
它們在歡呼、它們在嘗試,它們在商討或者考慮下一個回合,少數機器人選擇離開骯臟的工業化日常生產工作,來到了全新的工作環境。
最滑稽的是它們在韓國找到了機器人的用武之地,準確地說是在韓國的老鷹隊棒球場中找到了自己的存身之處。可以說該隊的獲勝很大原因來自于他們有三排座椅安裝了機器人,機器人座椅不僅讓球場看起來更加飽滿,而且在球迷無意缺席的情況下,可以帶來這樣一種可能 :機器人舉起了 LED 顯示屏讓玩家通過SMS 發送信息,為自己喜愛的球員加油。
Robotic 機器人制造實驗室 RFL 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機器人實驗室,ABB 公司研發生產的四臺機器人懸掛在 Güdel公司研發生產的龍門架上。該設備是在建筑和數字化工廠系的教授推動下實施的,也是 H?nggerber 校區建筑技術實驗室研究所 ITA 新建筑研究項目的一個組成部分。整個系統共有 36 根軸,在這些軸的幫助下,停靠精度可以達到半毫米。這一裝置是唯一一套有能力按照 1:1的比例在實驗室中制作兩層物體的裝備,不同機器人的不同應用機器人也是唯一允許進行大規模范圍的建筑結構設計和建筑施工實驗的大型實驗設備,它一方面可以模擬施工現場的機器人制造過程以及人機協作過程 ;另一方面則可以研究自動化的預制件生產工藝。通常情況下,RFL 實驗室能夠在很大范圍內完成不同尺寸規模的數字化建造過程和建筑材料生產過程的試驗研究,這樣就可以大大擴展機器人在建筑設計和建筑施工領域中的研究范圍,同時也可以把這些領域中的研究成果移植到其他學科領域中,從而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OTH 雷根斯堡學院的學生們在教KUKA 公司的六軸機器人 KR Agilus 如何玩著名的棋盤游戲‘紙牌坦’。換一種說法就是機器人要沿著橙色的路線行走,學生的任務是要將機器人放在顯示紙牌場地的屏幕上。作為機器人課程的一部分,OTH 雷根斯堡學院的學生們要學習軟件開發的基礎知識。機器人課程的主講教師是計算機科學和數學系的教授Martin Weiss 博士,他來自工業界,因此在他講授的課程中實踐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Weiss 先生表示下一步要做的則是在 KR Agilus 機器人上安裝攝像機,這將是對下一代機器人課程的開發和探索,在那之前,KUKA 公司的小型機器人還要在屏幕上放置一些建筑物,如定居點的建造、優化街道等。
ABB 公司研發生產的合作機器人Yumi 是在第一屆國際機器人節上首次亮相的,并在比薩市的 Verdi 劇院與男高音Andrea Bocelli和Lucca愛樂樂團進行了合演,在這座意大利最美麗劇院之一的舞臺上,Yumi 機器人指揮著愛樂樂團和 Bocelli 大師演唱了名曲‘女人善變’。Yumi 機器人還指揮經典女高音歌唱家Maria Borsi 演唱了‘摩洛哥王妃’中的一段經典獨唱‘啊!我親愛的爸爸’。除此之外,Yumi 機器人還指揮演奏了歌劇‘鄉村騎士’中的一個片段。這 15 min 的插曲清楚的說明,人能夠與機器人順利的完成復雜的合作任務。音樂大師 Bocelli 先生也對機器人的精彩表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說 :“能夠與 ABB 公司研發生產的機器人Yumi 同臺演出是非常榮幸的事情。很明顯一個機器人能夠很好的指揮一個管弦樂隊,當然也要感謝極具天賦工程師的杰出創造。管弦樂團的合奏屬于最高境界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家的不同聲音轉化成了指揮者希望的和諧整體。而Yumi 機器人則是技術體現的最高形式之一,為全球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合作開辟了新的途徑。藝術與機器人之間的順利合作表明,人與機器之間可以有一種全新的互動。
一般情況下 Rethink 機器人公司研發生產的機器人 Sawyer 會承擔工業生產環境中的工作以減輕員工的工作負擔。迄今為止還沒有在存儲器生產過程中使用過 Sawyer 機器人。機器人在存儲器應用中的挑戰是兩臺機器人之間要保持暢通無阻的信息交互,因此第一臺機器人的真空吸盤機械手都要拿起五個存儲器芯片中的一個,而拾取芯片的位置是事前作為參考點輸入進去的 ;第二臺機器人則用內置的攝像機掃描著被吸取的芯片,所有芯片的位置都事先‘學習’過并與不同的加工指令聯系在一起。根據紙牌與芯片的情況,Sawyer 2 會在設定的地方觸發第一臺機器人,憑借強制性的感應 - 掃描功能,兩臺機器人就能夠精確地確定相互接觸的物質,并準確地執行該接觸點提供的工作指令,即將芯片放置到紙牌片規定的物質上,這些指令鏈會重復多次,直到最后紙牌片制作完成為止,最后再驗證一下是否五個存儲芯片都在規定的位置上。
德國 Fanuc 公司的‘生命之夢’展廳中展示了一條巨龍。‘巨龍’在四臺Fanuc R-2000i 型機器人的牽引下不斷的移動,從技術上講,機器人的同步運動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協作模式。這些Fanuc 機器人都按照多臂技術在一個控制系統的控制下協同運動著,這種多臂協同運動是工業企業最受歡迎的機器人技術之一。編程時,將多臺機器人中的一臺視為‘主站’,其余幾臺視為‘從站’,Fanuc 公司專門開發了用于鐵軌焊接的多臂技術,兩臺或者多臺機器人可以在沒有定位夾緊裝置的情況下同時焊接一個零件,或是在焊接過程中某一臺機器人承擔著焊接零件始終處于最佳焊接狀態的任務。除了‘巨龍’之外,展廳里還展示了符騰堡市 Diane Herzogin 公爵夫人的 150 多件作品,雕塑、繪畫、陶瓷和應用藝術品,這些作品是 Automatic國際會展上頒發的 Fanuc 產品展示獎獲獎者名單中的一員,它們在機器人的牽引下翩翩起舞。
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啦!不同機器人的不同應用,你get到了嗎?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