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原始的人工搬運,是由工人推著小車進入倉庫,根據訂單,從貨架上將商品依次取下,并人工地將取出商品錄入系統。這種傳統的調度方式屬于“人到貨”的方式,由于需要人工手動去搬運貨物,人工量巨大。直至第一臺AGV的誕生,改變了我國生產型搬運模式……
我國AGV的發展始于上世紀60年代,但長期以來發展緩慢。1978年北京起重運輸機械研究所研制出了第一臺AGV樣機,到1991年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推出第一臺AGV應用。不過當時AGV設備一直是在各類研究所中,不為大眾所知。1991年-1996年期間,AGV發展一定程度上受到89年政治風波影響,AGV技術發展與推廣應用受到極大的限制,裹足不前。
2011年左右,我國的人工成本優勢逐漸崩塌,機器設備制造、電子設備制造、金屬制造、電子、家電等制造行業提高設備自動化程度,AGV應用隨之拓展。德國2013年提出工業4.0概念,而我國于2015年發布《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智能制造風靡中國。2015年之后在國內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激增以及“中國制造2025”、智慧物流等各項政策下,AGV應用在此大環境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突破。
制造企業有智能制造的需求,AGV都是智能化解決方案中必不可少的設備。AGV相關應用基本成熟,食品、醫藥、化工、新能源、橡膠、金融、軍事等行業也能看見AGV運行的身影,同時AGV市場還有很大的開拓空間。AGV技術日臻成熟的同時,導航方式也有很大變革。2012年艾吉威CeMAT 展上無反光板激光自主導航叉車AGV一經亮相,就吸引國內外AGV專家注意,給出高度評價。作為AGV行業無軌導航的先驅者,明顯區別于激光+反光板、二維碼、磁條(釘)等導航方式,也給AGV行業導航技術發展樹立風向。
無反光板激光自主導航叉車AGV推出的同時,該產品也在三星電子、三星家電得到應用且三星總經理高度贊揚其先進性智能性。隨后艾吉威無反光板激光自主導航叉車AGV逐漸應用到輪胎、汽車、3C電子、服裝紡織、機械制造等行業,且出口歐洲。
叉車AGV應用普遍性獲得大眾認可,越來越多的叉車AGV廠商出現;叉車AGV技術也有一定的突破,并且不遜于歐美。這一階段,AGV總體發展欣欣向榮,國產技術打破國外NDC等企業壟斷,產品推陳出新,且沒有出現類似協作機器人那樣被四大家族壟斷的局面。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