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一旦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則由政府先支付給員工。企業欠員工多少錢,政府就給職工多少錢,先讓職工回家,接下來的事就變成了政府最后一次工資,和違法企業之間的事。德國政府先出動警察局、檢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3、企業欠薪 政府先還
在德國,一旦企業拖欠職工的工資,則由政府先支付給員工。企業欠員工多少錢,政府就給職工多少錢,先讓職工回家,接下來的事就變成了政府最后一次工資,和違法企業之間的事。德國政府先出動警察局、檢察院介入欠薪事件。
4、德國勞動局為工人提供優質培訓服務
德國還成立了由工會、雇主協會和國家公務員代表各占1/3的各級勞動局,負責向工人介紹勞動崗位,提供職業咨詢,促進職工教育,組織進修和改行培訓,在改行培訓期間,勞動局要為進修和改行培訓的工人提供無息無償的補助、信貸、生活費。一句話,德國的勞動局不是一個只收錢不干活的擺設,而是真正為職工服務的組織。
5、夫妻分居也有補助
假如夫妻不在一個城市里面工作,丈夫為了去另一個城市讀進修學校而跟妻子分居,如此國家要給錢的。另外,工人回家探親,路費由勞動局支付。假如工人不想兩地分居,要妻子搬過來,全家都搬過來,那么,行李搬運的費用也由勞動局支付。
6、工資只加不減
在德國,工人工資的變動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決定,即只能加工資,不能減工資,即使企業倒臺了都不能減。假如企業真的破產,那么最后一次工資就由政府支付。德國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網極其嚴密。它保障了聯邦共和國公民的生存,并在他們面臨疾病、工傷事故、失業、殘疾、衰老以及死亡風險的時候,提供了廣泛的社會保障,從而使得聯邦德國成為戰后世界中最大的社會福利體系。
7、享受優越的社會保障
失業保險方面,凡在失業以前三年之內交過至少360天義務保險的工作者,只需繳納費用的一半,即可領取失業保障金。如果你是一個有孩子的父母的話,如果你需要撫養子女,你可以領取最后工資的68%。如果要是你不養孩子,就只能領取最后工資的63%。但最多不能超過832天,在這期間,你無需納稅,在2年零100天內你是可以不納稅的。 在醫療保險方面,雇員只需繳納一半的保險費,其配偶和子女均有權免費享受這個福利,一人交保險全家吃(子女沒有工作)。在養老保險方面,凡年滿6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60周歲的婦女,只需有15年繳納過一半的保險費(相當于七年的保險費),就有權利享受正常養老金,等于最后凈工資的2/3,任何人都一樣,總統、總理和小學校園幼兒園阿姨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最后工資的2/3。
8、職工工傷可得賠償
在工傷事故保險方面,職工無需繳納保險費,一旦發生事故,由保險機構負責提供全部賠償金。另外,一旦出現工傷事故,老板就要賠錢。因此,德國的機器一般都很安全。如果機器太危險了,老是發生工傷事故,老板賠不起,還不如把這個錢省下來造機器,增加安全性減少污染,這樣多劃算。因為,一天到晚賠錢,老板受不了。
9、孩子生得越多補助越多
不管收入狀況如何,德國人可以享受每個月為第一個子女領取50歐元,第二個子女開始就上升為100歐元,老三就是250歐元,老四是500歐元,老五1000歐元,老六2500歐元,老七的時候就是5000歐元。這個錢每月都可以拿,一直到孩子年滿27周歲!
有話說:
1. 當下經常可以看到“實干誤國,炒房興邦”的言辭,雖有失偏頗,但不失為現制造業從業人員的尷尬的現狀。
2.整個社會對制造業的意義認知并不高,技術工人的待遇與普通工人的待遇并沒有根本的傾斜。
3.由于社會各方面的原因,對技術工人的認可并不高,社會地位低下,大多數工人兄弟心里也有一定的自卑感。
4.政府對工匠精神還停留在口頭表達的階段,還沒有具體的措施,如果有措施也是先從國有企業開始,這也加劇了這個行業的人才流動和流失。
5.當前經濟形式下,一個技術工人根本養不了一個三口之家,這也打擊了這部分人的信心,和行業的人才斷層。
6,離開這個行業很容易,但要是培養一個從業的人才,可不是分分鐘的事,到頭來損失的還是社會,國家。
制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有些心酸...
在制造工廠從事技術工作已經超過十個年頭,當我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年在制造業經歷的一路變化,不禁感慨萬千…這到底是怎么了?我們的制造業為什么會變得如此結果?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