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區塊鏈、AI 、工業互聯網等正在改變著整個世界,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所面臨的必然選擇。而無論是中國還是全球角度來看,高科技行業不僅是數字化轉型的推動者,也是所有行業的潛在顛覆者,更是面臨著巨大變革。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題為“聯合創新 合作共贏”的SAP高科技及電信行業峰會于4月在杭州成功舉辦。會議期間,百余位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了在新技術不斷涌現和發展的過程中,高科技和電信行業該如何聯合創新、合作共贏。值得一提的是,峰會期間,與會嘉賓還深入到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威視)見證了聯合創新項目成果。
部分參觀嘉賓合影
聯合創新 共推行業AI落地
2015年,互聯網+及制造2025綱要提出啟動了智造轉型國家戰略,新一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工業互聯網作為互聯網+模式深化行業變革的實踐平臺,指明了中國數字化經濟轉型路徑。眾多領先企業已踏上數字化轉型之旅,正積極應用創新的技術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物聯網等,探索新的客戶價值交付形態與生態聯盟模式,迎接工業4.0時代到來。
SAP中國區副總裁、SAP中國區高科技及電信行業總經理姚一兆與與會嘉賓探討了數字化轉型趨勢下的戰略規劃及聯合創新模式, 詳細介紹了SAP與客戶和合作伙伴一同成長的云應用與Leonardo生態系統,以及立足于高科技及電信產業鏈、攜手客戶聯合創新與合作共贏的策略。
SAP中國區副總裁、SAP中國區高科技及電信行業總經理姚一兆
在姚總看來,在這個科技發展迅速的時代,企業單打獨斗已經過時,企業間要緊密協作,專注于產品和業務模式的聯合創新。 姚一兆先生介紹,SAP在高科技行業深鉆數十載。在過去數十年,SAP與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合作,從最初引入全球最佳業務實踐、開發本地化實踐,到現在與領先企業持續聯合創新,實現實時運營與智能洞察,打造數字化供應鏈,建立智能制造平臺,共同推進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海康威視,是姚一兆先生所提的與SAP聯合創新的企業之一。海康威視是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向全球提供綜合安防、智慧業務與大數據服務。
海康威視子公司——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康機器人)移動機器人產品業務部總經理吳永海先生介紹的基于SAP EWM的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成功案例,深入海康威視桐廬基地現場見證聯合創新項目成果,深入了解智慧內物流發展路線,以及SAP系統與威視智能移動機器人系統在業務層、管理層和執行層的集成案例。
海康威視-SAP數字化供應鏈展區
深度融合 構建端到端智慧內物流
與會嘉賓深入訪問了海康威視桐廬制造基地后,對海康威視的移動機器人生產線,尤其是海康機器人公司自主研發的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系統,與SAP EWM倉儲管理系統的結合印象非常深刻。
在工業4.0時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要求內物流管理更加智能化和柔性化,以支持多品種小批量的訂單揀選,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再加上機器人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充分利用機器人等智能設備打造智慧內物流變得愈加重要。基于此海康威視吹響了智慧內物流的號角 ,希望持續推動內物流行業的智能化水平,成為智能制造的領導者。
在這種背景下,有兩點值得關注:其一,機器人在智慧內物流的應用中將越來越廣泛;其二,智慧內物流作為智能工廠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系統要與其他智能工廠系統充分對接,從而形成一體化的解決方案。這樣,像SAP這樣的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像海康威視這樣的以視頻為核心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聯合創新的意義就顯得更加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9月SAP中國峰會上,SAP和海康威視簽署了物聯網和數字化供應商的戰略合作備忘錄,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開啟了雙方的聯合創新之路。全流程的智慧內物流解決方案,是雙方聯合創新的重要成果。
吳永海先生指出,從技術上來講,機器人的發展有兩條路徑:第一條是把單個機器人做得特別強大,其代表是波士頓公司;另一條是簡單化單個機器人,群體調用多個機器人共同執行比較復雜的任務,這也叫群體智能。海康威視智能移動機器人選擇的是第二條路徑。
為了支撐群體智能,海康威視打造了統一管理、統一展示、統一數據、統一服務和統一接入的“五個統一”的機器人管理平臺,為業務系統提供物聯服務。該平臺的主要構成部分涵蓋最上層的大數據服務和應用平臺、物聯智能管理和監控平臺,以及中間層的大數據基礎服務平臺、物聯基礎服務平臺和通用服務平臺。在中間層,海康威視與SAP進行了深度合作,開發了一套基于“貨到人”的倉儲管理系統來實現最優的物流配置。
全流程智慧內物流解決方案的關鍵,是將生產企業從原材料來料到原材料倉儲管理、原材料配送,再到產線中的在制品管理,再到成品的入庫、發送的整個流程的管理,全部基于智能機器人來系統實現。
該解決方案是基于SAP EWM(Extended Warehouse Management,擴展倉庫管理)系統實現的。SAP EWM搭載了物聯網技術,在集成、管理機器人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SAP EWM支持靈活可配置的出入庫策略,滿足不同類型貨品的多樣化庫存管理需求,支持用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柔性化生產。與此同時,SAP EWM與ERP、MES等系統無縫對接,接收并執行物流指令,真正做到了生產與物流管理的系統化、一體化、透明化和智能化。
此外,該方案中的機器人的路線和工作量在整個流程中是經過優化的,系統可根據現場線路的擁堵狀況,推算出機器人的最優路線。如果機器人經過多點運輸物料到目的地,系統會實時采集現場路線的狀況,推算出最佳路徑。
SAP與海康威的聯合創新,還應用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工人使用語音設備發出揀貨指令,通過聲音指揮機器人,全程解放工人的雙手。
成功實踐 華域視覺告別“人找貨”模式
雙方聯合打造的智慧內物流解決方案,已經在華域視覺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域視覺)得到成功應用。該項目是SAP與海康威視深度合作的一大體現,也是雙方基于SAP EWM深度合作的第一個項目,該項目的成功也離不開實施方威內源咨詢的大力支持。
華域視覺是為全球汽車廠商提供汽車照明電子產品和視覺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面對傳統倉儲、分揀作業人工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出錯率高等難題,華域視覺希望打造一個符合工業4.0理念的智慧內物流體系,將傳統產線和倉儲中“人找貨”的固有模式轉化為高效、便捷、智能的“貨到人”模式。
海康威視-SAP創新案例:華域視覺
華域視覺的實施合作伙伴威內源咨詢合伙人,全球董事花振峰指出,產前的倉儲、物流管理本身就很復雜,要保證產線不斷線、物料持續滿足產線的計劃需求,有很多事情要做,將創新的機器人應用到這種場景中去,非常具有挑戰性。
華域視覺武漢生產基地已經投入使用近百臺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這些機器人分布在原材料、制品及成品倉庫,實時管理著超過2000個存貨單元。這些機器人在倉庫,車間完成自動化搬運工作,每天總共行走超過1000公里路程,為工廠24條產線提供強有力的倉儲物流支持。
華域視覺流程與數字創新部部長倪科認為,華域視覺的智慧內物流體系不僅解決了傳統倉儲管理的問題,更是將物流精細化管理深入到產線,甚至工位。這得益于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與SAP EWM的深度融合。
據悉,武漢生產基地的智慧內物流應用,只是華域視覺的一個試點。據悉,華域視覺在上海新工廠可能會用到300~400臺智能倉儲機器人;未來華域視覺的機器人應用數量將接近1000個。不僅如此,華域視覺希望整合物聯網技術,構建一套以SAP EWM系統為基礎的多樣化數據處理平臺。
在SAP姚總看來,聯合創新,會有越來越多的創新AI應用場景被挖掘出來,成為現實,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作為SAP杭州三會聯動的部分精彩內容,更多關于智慧企業、數字供應鏈、物聯網、與中國客戶的聯合創新、一帶一路/GTS等熱點話題,敬請同步關注我們的“智啟?破局””系列報道。
杭州海康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面向全球的移動機器人、機器視覺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依托千余人的專家級研發團隊,布局移動機器人、機器視覺等業務領域,通過對軟硬件產品及平臺的研發創新,致力于持續推動智能化,引領智能制造進程。
2025-04-29 22:24
2025-04-29 22:23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2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20
2025-04-29 22:19
2025-04-29 22:18
2025-04-29 22:17
2025-04-29 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