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關鍵技術突破與應用場景逐漸成熟,商用服務機器人已經處于爆發的臨界點。“受制于技術瓶頸和市場接受程度低等因素,機器人距離大眾消費市場爆發還將等待相當長時間,但是針對行業應用和商用場景的機器人正快速崛起。這將推動百行百業智能技術變革。”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譚建榮8月23日在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主辦的“WRC2017—機器人商業應用高峰論壇暨首屆行業應用創新大賽啟動儀式”上說。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市場總值正以20%到3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17年規模將達到461.8億美元。譚建榮表示,多個行業將開啟機器人商業化進程,包括零售、餐飲、酒店、養老、地產、金融、政務、物流等。只要有需要服務的地方都可以推廣機器人。
不過,商用機器人市場的真正爆發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目前,商用機器人市場還受多重因素制約。
據記者了解,服務機器人的商用面臨著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機器人生產廠商對下游應用市場真實需求不清晰,下游應用企業和應用場景分散,機器人企業分身乏術,開發周期長;另一方面傳統企業在智能化轉型的過程中對于應用服務機器人如何有效解決自身痛點,依然模糊不清。
“商用機器人市場爆發亟待解決的難點包括:精準辨別各應用行業剛需場景;下游企業如何應用機器人解決痛點和需求;商業模式設計缺乏創新;機器人企業如何降低生產、維護售后成本;定制化開發消耗人力、物力,開發周期過長。”譚建榮說。在他看來,未來服務機器人技術發展將有五大趨勢:更加擬人化、更加體貼化、更加專業化、更加超人化、更加廣泛化。
只有機器人商業應用普及成熟,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才能真正發展壯大。那么,商用服務機器人面臨的市場空間有多大?IDC全球機器人研究總監張敬兵全面剖析了全球特別是亞太機器人市場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并分享了IDC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未來智能機器人十大應用場景及其市場展望。
IDC預計,全球商用服務機器人在醫療、零售批發、公共事業和交通領域的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170億美元。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子市場,將在未來幾年貢獻主要增量。針對機器人相關的服務消費涵蓋了應用管理、教育與培訓、硬件部署、系統整合及咨詢等,其總額到2021年將突破193億美元(約合1283億元人民幣)。
今年初,IDC做了全球終端用戶企業技術投資優先領域調查,涵蓋領域包括制造、醫療、零售、公共事業、政府。結果顯示,受訪機構技術投資優先領域前三名分別為:機器人、移動技術、網絡安全。
“中國機器人的研究發展很快。在人工智能方面,美國白宮科技政策署發表的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在深度學習技術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在發表論文后的引用量方面,中國科技工作者發表的數據也在2014年超過美國。中國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和機器人市場都屬于比較超前的狀態。”張敬兵說。
張敬兵表示,從商用服務機器人的角度看,智能機器人未來生機無限。精密裝配、智慧物流、智慧家居、醫療保健、物流分揀、購物助理、酒店助理、輔助教育、家政助理、保安巡檢等十大應用領域值得關注。
科沃斯機器人董事長助理高翔以“服務機器人商業化思考”為主題探討了服務機器人未來商業化的趨勢。他認為,AI給人工智能帶來了無限可能,未來5年服務機器人市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6.19%,到2021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30億美元。
與會專家預計,中國企業對機器人應用的需求持續強勁,服務機器人商用市場在未來幾年內將迎來爆發性增長。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優質公司將開始布局商用服務機器人,對技術和產品進行持續的研發和投產,大大降低了商用服務機器人的價格壁壘,形成了較為豐富的產品線,在供給端為商用服務機器人的爆發提供了可能。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