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
今天,菜鳥網絡方面對外宣布,由菜鳥網絡打造的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日前已經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目的是助力天貓超市高效送達。區別于以往一些智慧倉庫只有幾十臺搬貨機器人,菜鳥的網絡智慧倉內有上百臺機器人,并且機器人之間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
在這里,雖有超過百臺這樣的機器人,但現場井然有序,機器人能相互識別,并根據任務優先級來相互禮讓。既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
機器人接到指令后,會自行到存放相應商品的貨架下,將貨架頂起,隨后將貨架拉到揀貨員跟前。完成揀貨之后,機器人再將貨架拖到貨架區存放。
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介紹說,在智慧倉內,貨架的位置會根據訂單動態調整,調動機器人時也是就近調配,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倉庫內的運作效率。
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介紹,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均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等于一個貨架,四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被提升了一倍還多。”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自動歸巢充電。
據悉,有如此機器人規模的智慧倉庫在全球范圍內都少見,在中國更是機器人最多的智慧倉。倉庫運行效率大為提升,今年雙十一消費者在天貓超市網購商品后的收貨時間也將進一步縮短。
巧的是,昨天京東也公布了智能機器人倉庫,京東物流昆山無人分揀中心正式亮相。
據京東物流分揀負責人介紹,昆山無人分揀中心最大的特點是從供包到裝車,全流程無人操作。在目前的物流行業內,整個倉配流程中,某個單一環節的“無人”模式已經逐漸成熟并投入使用,但像昆山無人分揀中心這種,整個分揀大環節的全流程無人操作,在全球也尚屬首次。
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不久前提出的:即將來臨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是建立在互聯網電商基礎上、又超越互聯網的一次革命,將把人類帶入智能商業時代。但是,未來零售的本質仍將是以成本、效率和體驗為核心。
此次落成的昆山無人分揀中心也顯著提升了運營效率。目前分揀中心的分揀能力已經達到9000件/小時,同等場地規模和分揀貨量的前提下,據測算每個場地可以節省180人力。同時,一線設備的操作效率和運營質量也得到顯著提升,對比傳統供包能力,自動供包臺的效率最高可達到傳統效率的4倍多。
近幾年,阿里和京東都頗為重視智能機器人倉庫方面的布局,今年也頻頻使出殺手锏,阿里出重招同時上線超過百臺機器人,并稱其打造的天貓智慧倉代表著中國機器人倉庫的最高水平;而京東今年也各種布局無人機、無人倉等無人化設備,并稱京東物流昆山無人分揀中心是全球首個正式落成并運營成功的全程無人分揀中心。
其實除了阿里和京東,目前國內國外許多電商或物流平臺都漸漸有了自己的智能機器人倉庫。
今年,418前夕蘇寧在上海率先試驗了倉庫機器人的項目,1000平米的倉庫里,穿梭著200臺倉庫機器人,駝運著近萬個可移動的貨架。商品的揀選不再是人追著貨架跑,而是等著機器人駝著貨架排隊跑過來,機器人行動井然有序。
(圖:蘇寧倉庫內AGV機器人在搬運貨物)
根據實測,1000件商品的揀選,倉庫機器人揀選可減少人工50%~70%,小件商品揀選效率超過3倍人工揀選,揀選準確率可達99.99%以上。
據介紹,倉庫機器人真正做到了按需部署、靈活搬遷、柔性拓展的智能倉儲需求,特別是在節日大促中,可以根據日均訂單快速進行高峰期的能力提升。蘇寧物流相關負責人表示,倉庫機器人項目今年會陸續在廣州、北京等地進行場景應用。
亞馬遜的物流倉儲要建立的更早一些。
2012年亞馬遜以7.7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一家名為Kiva Systems的機器人公司。Kiva的機器人可以在大型倉庫自動分揀貨物,從而幫助亞馬遜提高效率。這些機器人高16英寸,重約145公斤,移動速度可達5英里每小時,最多可承載317公斤的貨物。
(圖:亞馬遜的倉庫內機器人正在工作)
亞馬遜在其倉庫中還使用了其他類型的機器人,包括能夠搬動大件商品的大型機械臂。在2014年底的時候,亞馬遜聲稱它在10個倉庫里配備了1.5萬臺機器人;2015年底的時候,機器人的數量增加到3萬臺,現在則增加到4.5萬臺。
今年,據《西雅圖時報》報道,亞馬遜的倉庫機器人大軍在2016年壯大了不少。亞馬遜的20個物流中心現在總共配備了4.5萬臺機器人,比一年前同期增加了50%。亞馬遜在一年前宣布,它的物流中心配備了3萬臺機器人和23萬員工。
天貓超市將宣布重大調整
今日(8月2日),前京東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在其朋友圈稱,天貓超市即將解體,分拆到各個類目,并已與商家溝通,明日將正式宣布。
隨后,阿里巴巴集團CEO助理顏喬(沖虛)發布朋友圈回應:這個消息是假的,純粹造謠。明天確實要宣布關于天貓超市的重大新聞,還要加大力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商品和服務。此外,有消息人士稱,“貓超的組織都還在,就是多了一些領導。”
資料顯示,天貓超市于2012年4月份上線,是阿里巴巴集團重點推出的網上超市,商品包括進口食品、食品飲料、糧油副食、美容洗護、家居用品、家庭清潔、母嬰用品等生活必需品。阿里巴巴CEO逍遙子曾將天貓超市定位為繼淘寶、天貓、聚劃算后,淘系的第四個消費者平臺。
網上商超被認為是“最難做的電商”,尤其是這類“次日達”的商超,不僅需要高標準的倉儲物流能力,而且商超品類盈利較難。近兩年,天貓超市與京東超市的競爭異常激烈,雙方高管曾在多個公開場合互相喊話,要做“網上第一商超”。
但此前礙于物流方面能力不足,天貓超市的業績始終不能令阿里高管滿意。
據悉,2016年的“雙十一”大促,天貓超市沒有參加,正是因為其倉配物流很難應付雙十一的流量爆炸。
其實,早在2012年、2013年、2014年,天貓超市就連續三年在雙十一那天“打烊謝客”,都是因為倉儲物流跟不上。
2011年第一次參加雙11,零點剛過,一分鐘就涌入1000個訂單,這個數字是當時天貓超市平日里一天的訂單量。“整個崩盤了。”時任天貓超市總經理的金誠如是說。程序員出身的金誠 2007年加入阿里,是淘寶商城暨后來天貓的第一個產品經理,2011年開始負責天貓超市。
最終,第一次參與雙十一的天貓超市一共成交3萬個訂單,是平時的30倍,那之后的一個多月,金誠和同事們加班加點的干活,最后還是有1萬單無法發出,用戶等不及都選擇了退款。為此,天貓超市關閉了幾個月,“業務基本上廢掉了。”
2016年雙十一,盡管投入了40億做用戶補貼,改善倉儲物流,天貓超市甚至連打烊的機會都沒有,直接放棄了參戰,可想而知,倉儲物流的壓力大到了何等程度。
而今日,菜鳥網絡方面表示,剛剛公布的天貓智慧倉,就是為了助力天貓超市高效送達。如今倉儲物流能力得到改善,天貓超市會迎來柳暗花明嗎?
2025-06-03 18:34
2025-06-03 18:33
2025-06-03 18:30
2025-05-28 21:29
2025-05-28 21:24
2025-05-28 21:20
2025-05-26 18:37
2025-05-26 18:35
2025-05-22 13:30
2025-05-19 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