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人眼可以對所見的圖像信息進行分析與判斷一樣,計算機視覺技術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用攝像頭、機器等代替人眼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測量等,并進一步做圖形圖像處理,達到對容器中任意堆放工件的識別與定位,引導機械手準確抓取定位工件、上下料分揀等。
其中,3D視覺技術就成為解決機器視覺問題的重要檢測手段。成立于2014年底的ALSONTECH是一家機器人3D定位系統方案提供商,ALSONTECH創始人&CEO苗慶偉告訴獵云網(微信:ilieyun),經過近兩年的研發時間,團隊于去年8月推出針對散亂無序堆放工件的3D視覺定位系統AT-S1000。
該系統的工作原理是采用雙目立體相機+結構光定位技術,在激光快速掃描獲取工件的點云數據后,通過對點云數據進行3D建模,在對建模特征進行智能分析后,判斷出物體所處的位置,然后判斷其相應的尺寸、形狀和質量,并將坐標發送給機器人進行抓取。
苗慶偉表示,AT-S1000系統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智能化程度和成本方面。智能化程度上,“即使沒有專家到現場進行協助,客戶拿到產品后能很快使用起來,降低了工作難度”;而在成本上,相較國際市場上30萬一套的產品定價,AT-S1000的售價不到其三分之一,保持在15~20萬左右。
這部分成本控制主要得益于其國內市場的本土化優勢。以德國智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西克(Sick)為例,其進入國內市場都需要通過代理商進行銷售,而ALSONTEC則沒有經銷環節,除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外,還配備系統集成支持、咨詢、操作員培訓和專家協助等服務,降低了服務成本。
在許多應用領域,如在揀取零件后,機械臂還需將其直接安裝到機床上進行加工,這對夾具系統的精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據介紹,ALSONTECH的3D視覺定位系統精度在0.05mm~1mm之間,如果連續不間斷拍照,使用壽命在5~8年。
使用ALSONTECH3D視覺定位系統的機器人正在工作
苗慶偉告訴獵云網,創業之前,自己曾在臺灣自動化廠商研華Advantech從事技術和市場工作11年。團隊現有的30人成員中,三分之二為技術研發,大多畢業于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測繪學院,且大都具有8~10年的空間、三維測量的軟件開發經驗,“我們跟工業客戶打交道很多年,比較了解客戶的訴求”。
據悉,ALSONTECH的客戶主要有機器廠商、機器集成商和終端用戶三類,目前以機器廠商和機器集成商為主。為了開發一套能適配于各家機器人的通用系統,團隊前期與市面上主流機器人進行一一調試,目前可應用于ABB、FANUC、KUKA、川崎、安川、UR、那知等知名機器人品牌。
自去年推出產品以來,團隊目前接到了600萬訂單,預計年底將達到2000萬。苗慶偉表示,產品上,ALSONTECH接下來還將針對場景的不同開發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產品,部分新產品預計將在年底推出,主打小型化和低成本兩方面特點;市場方面,總部將可能遷移上海,并在北京、廣州等地建立分部。
2025-04-29 22:21
2025-04-29 22:19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