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下文簡稱“中物聯”)聯合京東物流發布了中國智慧物流2025“藍皮書”——《中國智慧物流2025應用展望》。藍皮書指出,2016年物流數據、物流云、物流技術服務的市場規模超過了2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智慧物流服務的市場規模將超過萬億。
智慧物流的加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必然趨勢,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到來,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機器人、AR/VR、區塊鏈等新技術驅動物流在模塊化、自動化、信息化等方向持續、快速變化,為產業轉型升級創造了重大機遇。我國的智慧物流應該說還處于近些年的起步階段,但已經成為我們國家整個物流發展的新亮點,智慧物流正在成為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源泉。
智慧物流是以物流互聯網及大數據為基石,從智慧化的開放平臺、數字化運營、智能化技術作業三大層面轉變產業發展方式,實現跨企業聯動。如果把智慧物流看作“人”,智慧化平臺就 是“大腦”、數字化運營就是“中樞”、智能化作業就是“四肢”。“大腦”負責開放整合、共享協同,通過綜合市場關系、商業模式、 技術創新等因素進行全局性的戰略規劃與決策,輸出行業解決方案,統籌協同各參與方;“中樞”負責串聯調度,依托云化的信息系統和 智能算法,連接、調度各參與方進行分工協作;“四肢”負責作業執 行,依托互聯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設施設備,實現物流作業高效率、低成本。
京東自07年起就開始自建物流,發展到現在,其供應鏈物流體系包括倉配一體、冷鏈物流、大件物流、國際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京東的智慧物流體系從倉、配、最后一公里等維度樹立行業標桿。隨著物流業的轉型升級,物流企業對智慧物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越來越多樣化,今天我們從供應鏈體系梳理一下:
倉
京東通過“分布式倉儲”,迅速在全國各地的若干個主要城市同時實現了“讓商品離買家最近”的目標。目前京東在全國范圍內擁有263個大型倉庫,已經運營了7個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自營配送覆蓋了全國98%的人口。
其實,京東倉儲作業已經在自動化層面發展多年,未來的智能化倉庫,機器人、AGV 等設備是互聯互通的,并具有自主控制、自我學習和適應新規則的能力以及更高的柔性程度和穩定性。
2016年雙11前夕,京東正式向外界展示了由其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負責此項目研發的京東X事業部總裁肖軍透露,京東“無人倉”是自主研發的定制化、系統化整體物流解決方案,掌握了核心智慧物流設備與人工智能算法,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未來的智能化倉庫,機器人、AGV 等設備是互聯互通的,并具有自主控制、自我學習和適 應新規則的能力以及更高的柔性程度和穩定性。
以存取和揀選環節為例:基于多層穿梭車技術的貨到人揀選已經實現,未來將會應用揀選效率更高的貨到機器人揀選方式,以及“取貨+揀選一體化”的機器人揀選方式。
數字化作業-倉儲
智能化作業-倉儲
運輸、配送
京東運輸是京東整個物流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大數據的系統調撥、編隊運輸、無人貨車等技術的投用,使運輸、配送環節得以智能化。購物場景的碎片化以及交付地點的動態化,使未來在實現無人化作業的同時,基于實時定位、動態節點的交付,將逐漸融入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
在綠色運輸方面,近年來,京東聯合國內大型電動汽車整車廠家共同測試、推動研發電動物流貨運車,用于各分揀中心到配送站點路段的運輸。去年六月,首批京東新能源貨車在北京、上海、成都三地率先上路運營。
據測算,普通柴油貨車每百公里油耗至少11升,按照日均行駛200公里計算,如果采用新能源電動車,一輛車一年將至少減少5.84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新能源車也將由此產生巨大的環保和生態價值。
數字化運營——運輸與配送
智能化作業-運輸及配送
最后一公里
京東物流CEO王振輝表示,未來五年京東將會構建起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六大物流網絡,而京東到家與中國最大的眾包物流平臺“達達”的眾包網絡是京東網絡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商業模式是通過充分發揮共享經濟開放、連接和高效的特點,為中國眾多的零售、服務和O2O企業提供規模化、低成本的服務,對傳統物流最后三公里配送的多元化補充,并可以解決高峰期人員臨時補充的問題,以提升用戶體驗。目前眾包模式是京東大促期間的重要運力補充,近300萬眾包運力將作為京東此次“618”物流業務的補充。
2016年5月,京東成立了著眼于未來智慧物流技術的“X事業部”,自主研發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等尖端智慧物流項目,隨著無人系列黑科技的推出,京東末端配送的效率將被大大增強。肖軍認為京東高層對X事業部的支持沒有上限:“雖然自主研發需要成本,但做了就會發現,在技術上面的投入,是最劃算的。”
此外,智能建站系統綜合利用了多項行業前沿的技術,不僅包括當今市場熱點的大數據技術、GIS地圖技術、機器學習技術、運籌學算法,還融合了京東所特有的GIS路區技術(路區類似五級地址,根據終端的業務數據積累,通過大數據推薦而繪制完成)。借由多技術融合,通過智能分析、技術決策對最后一公里配送點完成選址布局,預計可節約終端站點成本上億元。
綜述
全渠道新零售,拼的就是“互聯網+供應鏈”,劉強東說,“京東有今天是因為肯干‘傻大黑粗’的活,將其他電商企業不愿意碰的物流配送做成了京東‘前端用戶體驗、后端成本效率’的核心競爭力。”整體來說,京東物流子集團已經不是一個平臺的模式,已經是一個生態的架構,從“物流基網+技術支持+技術創新+大數據服務+眾包模式”,全方位的綜合供應鏈服務。
無論是亞馬遜或是京東,一直都在嘗試用技術改變物流。通過技術迭代提升倉儲空間使用率、優化包裝效率、合理分配運輸車輛配載、智能規劃選址布局等等。智慧物流技術也遠不止于那些耳熟能詳的“黑科技”,智慧物流的發展能夠幫助整個社會提高物流效率,節省物流成本,預計到2025年,每年將節省超過上萬億的物流成本。等到2025年我們再將京東智慧物流進行梳理,到時候又將有怎樣的發現,一起期待吧。
2025-04-29 22:21
2025-04-28 12:37
2025-04-28 12:24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