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Kiva機器人、智能機械手臂和送貨無人機曾刷爆小伙伴們的朋友圈,用其智能化程度,高效率和高準確度震驚了一大群吃瓜群眾,讓人驚嘆這不就是現實版的“機器人總動員”嘛!而國內的物流行業雖然發展的比較晚,但是短短十年時間,卻讓人看到了不少酷炫的黑科技,比如網上頻繁曝光的阿里菜鳥、京東“無人倉”、蘇寧“云倉”。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阿里、京東和蘇寧在物流方面都有哪些黑科技?
阿里菜鳥
在菜鳥倉庫里,倉庫被劃分為無人區和工位區兩個部分,其中占地約90%的無人區為機器人工作范圍,工位區分派有數名分揀工人,每名工人配合8-10機器人共同工作。機器人接收到某批次訂單指令后,搬出指定貨架并運送到工位區,分揀工人通過電子屏顯示的商品明細與提示進行分揀,將貨物轉移到播種墻,并同時完成商品標簽掃描確認。撿貨與補貨程序相反。機器人在完成一定工作量后返回充電樁定時快充。
菜鳥網絡自動揀貨系統——百億級數據處理,自動識別貨品位置。倉庫通過一整套自動化系統,日揀貨件數達到100萬件,保障消費者享受網購當日達和次日達服務。該自動化系統精準高效,可以從4萬多個商超全品類商品中準確揀選出貨品。
AR揀貨倉庫
工作人員只要帶上AR眼鏡,打開AR智慧物流操作系統,就可接到客戶訂單;直觀看到商品的質量、體積等各種信息,進行快速分類;當需要查找商品時,會自動規劃最優路線提示操作者拿到相應訂單商品,并進行合作掃描等操作。在貨品離開倉庫以后,工作人員仍可利用這套技術快速輕松地完成包裹分類,并結合自身服務區域與消費者喜好進行科學配送。
小G機器人
是一款可以在陸地上行走的機器人,身高1米左右,每次配送大概能裝10-20個包裹。用戶只要通過手機向小G發出服務需求,他會與TMS(運輸管理系統)對接規劃最優配送路徑,將物品送到指定位置,用戶可通過電子掃描簽收。據悉,小G會避讓行人、車輛,自己乘坐電梯,感知電梯的擁擠程度,選擇是否乘坐。
在無人機配送方面,菜鳥研發出適合物流場景的產品,并在續航能力、配送范圍等關鍵指標上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京東
無人倉
京東“無人倉”是大量智能物流機器人進行協同與配合,采用數據感知、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算法指導生產,從而實現作業效率提升和人力消耗的降低,改變整個物流倉儲生產模式的格局。這些機器人包括搬運機器人、貨架穿梭車、分揀機器人、堆垛機器人、六軸機器人、無人叉車等。環環相扣的機器人配合作業,讓整個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據悉,京東目前“無人倉”的存儲效率是傳統橫梁貨架存儲效率的10倍以上,并聯機器人揀選速度可達3600次/小時,相當于傳統人工的5-6倍。
無人機
京東無人機,為解決鄉村最后一公里的終端配送問題。由于農村人口密度低,單位面積下支撐的訂單量有限,沿用之前的配送方式無疑意味著運營成本升高,訂單周期拉長,客戶體驗降低。用無人機來替代人工送貨,將貨物從各城鎮末級站點送至各村配送點,將會使農村市場訂單量快速增長。目前,無人機已經取得幾個區域的飛行資格。
無人送貨車
京東無人送貨車,致力于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的終端配送問題。有多種車型,比如四輪、六輪等,它是通過外部的傳感器和內部的智能系統,自己完成訂單路徑的規劃、送貨、簽收、返回等一系列動作。收件人憑借密碼或者掃碼打開貨艙門,隨后就可以取走貨物。理想的作業環境主要在城市的非機動車道與京東的園區內部進行實現,載荷設計現在大于20公斤,能夠承載一些日常運送的快遞小件,同時可以攜帶多單運行,單次充電使用時間大于8個小時,滿足全天候運行。
蘇寧云倉
蘇寧云倉,被評為亞洲最大的智慧物流基地,從入庫、補貨、揀選、分撥到出庫,蘇寧云倉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據悉,蘇寧打造的蘇寧云倉日處理包裹可達181萬件,是行業同類倉庫處理能力的4.5倍以上;揀選效率達到每人每小時可達1200件,是傳統揀選方式的 10倍以上,超行業同類倉庫的5倍以上;每個訂單最快可實現30分鐘內出庫,是行業同類倉庫最快處理速度的5倍以上。
消費者的痛點永遠都集中在價格優勢與服務體驗方面上,在電商激烈競爭日趨同質的大背景下,服務體驗,尤其是物流是否“給力”會成為用戶選擇一個平臺最終的考量因素。無論是阿里、京東還是蘇寧,都將會在物流鏈各環節上下功夫,用科技來代替人力,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
2025-04-24 15:08
2025-04-21 12:14
2025-04-21 12:11
2025-04-18 08:54
2025-04-18 08:53
2025-04-17 08:16
2025-04-17 08:13
2025-04-16 10:55
2025-04-16 08:50
2025-04-14 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