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表演吸引了觀眾的目光
2017年,“機器換人”風潮不減,剪刀差愈大,新業態正加速孕育成長。3月26日,在第二屆東湖創客現場,來自國內的機器人企業負責人、行業創客歡聚一堂,分享他們與機器人的故事,探討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之路。
“談到智能制造,當前更多的是從技術層面進行闡述。換一種思維方式,從其社會屬性角度看,智能制造能帶給我們什么?”武漢奮進智能機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擊水徐擊水解釋說,智能制造服務人、解放人、成就人。智能制造,離不開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作為智能制造領域的代表之一,在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未來工業機器人應該朝著多傳感、協作、智能方向發展。”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產線事業部副總經理周彬表示。
隨著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未來的智能車間將會更加安全、高效、智慧。那么,未來機器人產業到底是工業機器人有更大的發展規模?還是消費級領域有更大市場?
“工業機器人和消費機器人應該是彼此依賴的關系。”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奇認為,工業機器人是幕后英雄,目的就是做消費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的效率越高、技術越先進,消費機器人的品質就會更好。
針對企業級用戶和消費級用戶,深圳鰭源科技有限公司將生產不同的產品。鰭源科技市場總監胡承輝表示,消費級和工業級機器人是不沖突的,因為它們的消費者不一樣,用途也不一樣。
“從資本市場角度看,雙方差距不會太大。”可可資本董事李笙凱分析,從目前20萬臺工業機器人、400萬臺消費服務機器人來看,雙方不是一個量級,但是從單價金額、市場規模看,雙方差距可能不會太大,因為消費服務機器人一臺在千元甚至上萬臺,就很貴了;工業機器人一臺的價格在10到100萬。
東湖創客匯現場,機器人吸引了小朋友的參與
談及中國智能機器人產業和國外的最高水平差距有多少?現場大咖紛紛表示:“差距很大。”
工業機器人在中國來說還是起步相對于較晚,工業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都是依托于國外進口;服務機器人行業,國內外都還沒有能力讓服務機器人完全進入家庭中成為一個全能型的服務機器人管家,這是整體趨勢,因為技術還沒有到這個突破點。
看到了差距,機器人行業的企業也正快馬加鞭,努力向前發展。
“技術上不斷創新,招攬更多人才補充研發團隊,這樣才能為產品創新、持續發展提供動力。”胡承輝直言,鰭源科技2017年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讓消費者能夠買到公司的產品,而且讓消費者用到滿意。同時,拓展美國、澳洲和歐洲市場,目標是能夠在這三個區域占據到前三名名的市場份額。
“說到小目標,吃好碗里的,炒好鍋里的,種好地里的。”武漢需要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鮮麟波解釋說,吃好碗里的,即今年爭取在全國的科學技術館、博物館等展覽展示,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炒好鍋里的,即今年在商用機器人服務市場能夠推出幫客戶賺錢,或者能夠幫客戶省錢的真正有用有價值的商用服務機器人。種好地里的,即在各種機器人模塊方面深挖、積累、多招人。
華中數控工業機器人展示
“華中數控要用它弱小的肩膀去承擔起國家智能制造這個戰略,首先要把工業機器人做好,從一個單元上升到一個生產線,再升級到智能生產車間,把整個工業機器人產業鏈推上去。”周彬表示,圍繞“中國制造2025”,他們希望把“中國制造”變成“中國智造”,希望中國的工業機器人走向國際,成為世界寵兒。
“有一類機器人,它們因工藝而生;它們外形各異,卻身懷絕技;它們為特定行業或者特定領域定制。”徐擊水表示,2016年3月,武漢奮進公司首次提出“工匠機器人”概念,并將發展工匠機器人作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因為中華崛起需要大國工匠。
2024-08-30 02:45
2024-04-15 09:16
2024-04-09 08:56
2024-04-07 08:07
2024-03-11 11:00
2023-08-17 09:41
2023-08-14 09:40
2021-12-22 11:57
2021-07-30 08:50
2021-07-27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