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等制造業強國頻頻以專利優勢“擠壓”新興企業,中國品牌想要走出去就勢必要邁過專利這道坎。
1月13日,觀察者網參加的“直擊東北經濟”專家及媒體采訪活動中,同行的國家工信部華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長、《中國制造2025》系列叢書出版人徐靜,介紹了他剛剛發布的“智能制造專利申請TOP10排行榜”。
在這份榜單中,遼寧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以45個專利名列智能制造專利申請企業榜之首。其次為長沙長泰機器人有限公司(29),安徽埃夫特智能裝備有限公司(25)。
智能制造專利申請最多的是江蘇省(1191),其次是廣東(1019),山東(543)。
智能制造專利申請最多的高校是清華大學(88),其次是上海交通大學(45),華南理工大學(38)。
那么,梳理這樣一個智能制造的專利申請排行榜,依據是什么?
徐靜對觀察者網透露,這一榜單的梳理主要是圍繞“工業4.0”、工業互聯網以及與智能制造大領域,聚焦數字化車間、智慧工廠、智能工廠、智能生產、智能服務等重點方向,還涉及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化、機器人等關鍵技術與裝備等,所做的專利申請梳理統計。
需要強調的是,此次榜單是智能制造專利研究分析的一個階段性成果。
對于智能制造專利申請排名第一的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徐靜稱他是國內機器人廠商中的佼佼者。
“自動化的產線,數字化的車間,智能化的工廠,(新松)都有很多探索和實施經驗,而且實施的非常好。我印象中,沈陽新松全部的專利大概有500多項,雖然我們只梳理出幾十項,但是他的專利數量遠遠不止這個數。只是我們統計的是他在智能生產,智能制造,包括智能化服務相關聯的一些關鍵詞。”
也就是說,這個企業榜,梳理的是企業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專利,并非智能制造領域企業的全部專利。
據沈陽新松機器人官網資料,公司成立于2000年,隸屬于中國科學院,是一家以機器人技術為核心的打造數字化智能高端裝備制造的上市企業。
公司高管都是技術型的厲害人物:比如名譽董事長為中科院王天然院士;董事長于海斌是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副董事長、總裁曲道奎, 是留德的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同王天然院士一樣,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新松機器人名譽董事長王天然院士
新松機器人產品線包括工業機器人、移動機器人、潔凈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五大類80余種機器人產品。其中,工業機器人產品性能領先;潔凈機器人是國內唯一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供應商,打破被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等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大量替代進口;移動機器人占據國內汽車市場、電力市場份額90%以上,產品批量出口國外;服務機器人成為公司新經濟增長點。
盡管宏觀經濟下行,但像沈陽新松這樣的戰略新興行業經營不錯: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46億元,同比增長8.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48億元,同比增長7.19%。
在美的宣布收購德國機器人制造商庫卡之后,12月14日,沈陽新松機器人總裁曲道奎曾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是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并購的一個好時機,新松正為此積極布局,包括正在籌建幾支百億級別的基金,用于未來的投資。
巧合的是,此次“直擊東北經濟”采訪團參觀的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的智能組裝車間,焊接的機器人,正是來自沈陽新松的產品。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的智能組裝車間的機器人,正是來自沈陽新松(SIASUN)的加長臂機器人產品。
由于東北國有企業比較多,且以大型的裝備制造業企業為主,相應企業的轉型升級過程相對也會延長,“我們可以看到東北的轉型升級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這對新松來說既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機遇”。
徐靜稱,如果把握好這一輪巨大市場需求拉動遼寧智能制造裝備發展的機遇,通過機器人智能化設備,作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提高專利的數量和質量,還可以團結一批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參與,促進專利有效轉化,助力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
此外,新松在各個行業里面實施智能制造所積累的經驗和模式,基于這些申請到一些知識產權專利可以與國外跨國企業展開競爭,還可以復制這些經驗用國產裝備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
當然,徐靜也坦言,由于是剛開始對智能制造專利進行梳理,所以還沒有細化到關鍵的元器件,零部件的技術上,比如涉及到智能制造最底層的集成電路、傳感器等,所以目前統計出的專利結果還有待細化。
那么,為什么要梳理這樣一個專利的排行榜呢?
徐靜對觀察者網表示,對智能制造這一領域進行梳理,尤其是對專利進行深入分析,主要是希望可以推動企業實施智能制造,進而把這一過程中產生的運用創新、協同式的創新,系統的集成,以及一些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轉化為專利或者是知識產權。然后,可以讓一些智能制造企業把知識產權進行商業化,從而獲得經濟效益,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對于下一步的研究計劃,徐靜表示,將會重點圍繞中國制造十大重點突破領域,圍繞某些重點行業,推出更加細致的智能制造專利分析的報告。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8
2025-04-17 08:17
2025-04-17 08:15
2025-04-17 08:14
2025-04-17 08:14
2025-04-16 11:04
2025-04-16 10:58
2025-04-16 10:53
2025-04-16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