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機器人行業不平靜的一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細分領域更是如此。從AlphaGo大勝李世石九段,美的40億歐元收購庫卡,到大疆推出口袋無人機MavicPro,春晚上大秀舞技的機器人Alpha 1S,各類機器人一下走入了普通人的視野中。
但對于服務機器人,大多數人的認識還停留在掃地機器人、桌面型陪伴機器人,人們期待在更多場景中見到服務機器人的身影。
業內普遍認為,2016年是服務機器人的產業元年,而2017年則是服務機器人的渠道元年。為此,小編專門采訪了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士凱,陳士凱告訴小編,目前機器人行業發展迅速,為適應市場變化,滿足用戶不同需求,公司的商業模式已從單純的硬件產品銷售,逐步轉變為滿足用戶場景運用需求。
陳士凱表示,服務機器人區別于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是,可以自主定位、自主路徑規劃和自主避障。公司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RPLIDAR相當于為機器人裝上了“眼睛”,而模塊化的芯片SLAMWARE則相當于機器人的“小腦”,這樣機器人就可以自由行走,不需要人為進行控制或安裝輔助設施。
除提供機器人定位導航解決方案外,為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他們陸續推出幾款機器人平臺型產品。ZEUS與ZEUS Lite具有完整的定位導航功能與開放的軟硬件接口,同時配備多種傳感器,機器人廠家可根據實際需要,快速開發機器人產品。SDP是一款具有激光導航功能的掃地機器人測試評估機,僅需增加清掃模塊,即可成為完整的掃地機器人產品,廠家可快速評估產品性能。
2016年11月,面向教育科研用戶與廣大技術愛好者,思嵐科技同時推出兩款機器人評估開發平臺——SDP 2與SDP Mini。它們提供完整的軟硬件開發平臺,方便用戶快速搭建原型,驗證設計思路。同時,支持Windows/Linux/Android/iOS開發環境,為機器人研究與產品研發提供極大便利。
談及未來的產品規劃,陳士凱向小編透露,公司預計2017年推出一款智能助理型機器人Athena(中文名:雅典娜),主要面向企業客戶和輕商用場合。這款機器人可工作場景包括前臺接待、介紹解說、遠程會議、巡邏安防等,客戶可根據自身需求進行定制,使機器人真正成為企業的一員。
未來,如何大幅度降低服務機器人的成本,落地到更多、更具體的應用場景中,這將是服務機器人企業打開消費市場的關鍵所在,而這也意味著機器人也許很快就會出現在你我身邊。
2021-07-12 10:01
2021-05-22 09:04
2021-05-15 09:58
2021-05-14 08:43
2021-04-13 13:59
2021-03-31 13:54
2021-03-31 08:42
2019-06-04 08:51
2019-05-28 11:35
2019-04-26 09:47